展乡土文化探民俗乡风中国江苏网

白癜风诚信单位 https://m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52988/

◎讲述人:

魏圩社区党总支书记邢思元

魏圩社区村史馆,建筑面积平方米,通过墙面喷绘、展板、沙盘、场景还原,以及互动触摸屏的方式,形象地呈现了魏圩村的时代变迁,记录了魏圩村在历史长河中的演变过程。

在村史馆里,有一些当地农村的生产用具和生活用具,这些用具,因为年代久远,现在很多已经不再使用。社区很多年轻人来到这里参观之后感触很深,这些物件能让年轻一辈更直观地了解父辈、祖辈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不畏困境,坚韧不拔、勇敢前行,建设家乡。

魏圩的圩子是由清末民初魏若土领建,地处海郑公路(今国道)与南北官路交会处(龙集至安徽泗县),官路穿圩而过。圩里以魏姓为主,30多户。

魏圩村在历史上经历了三次整体迁移。年徐埒运河(今名徐沙河)开挖,圩子拆除,圩子里的百姓第一次整体搬迁至徐沙河南岸。第二次搬迁始于年前后,因为徐沙河拓宽,百姓陆续从徐沙河南岸搬到现在的魏圩村部西北的位置。年因睢宁经济开发区建设需要,魏圩村又经历第三次搬迁,居民分别安置在依水园、福佑新都、高集单庄小区等地居住。我们用沙盘的形式复原了当时的村庄全貌,希望用这种方式让年轻一代了解家乡历史,将历史文化传承下去。

魏圩村钟灵毓秀,历史上王氏、邢氏、姜氏、徐氏、郭氏、魏氏六姓协作,励精图治,休戚与共,发展小麦、水稻、玉米、大豆等农作物种植,繁荣舞龙、花挑子等民间文艺。抗日战争期间,掘沟成壑打日寇,筑墙为圩御强虏,守家卫国。一代又一代魏圩人,在这片热土上兴家立业。

我们用展板和沙盘的形式,还原了魏圩村传统手工艺——抄纸的整个制作过程,魏圩的手工抄纸独具特色,不是毛竹、龙须草,也不是茧丝,而是走村串户收购来的废旧蒲鞋底,历经水泡、粉碎、蒸煮、冲洗、抄捞、晾晒等工序,而后变成一张张纸,销往徐州市区、睢宁县城,以及李集、古邳、王集、官山、龙集、朱集等地。虽然,抄纸的手艺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亡,守望相助的良好民风却通过抄纸工艺传承下来。

徐报融媒记者李宁刘作霖通讯员魏国义苏娟整理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05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