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诊白癜风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zlff/150529/4631607.html
前言
年3月份,在徐州大龙湖旅行拍摄过程中,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正在打工的徐州市铜山区的黄埔烈士申朝宗后人沙师傅,经过沙师傅的介绍,了解到他的外祖父申朝宗烈士的事迹,并发文介绍了帮助92岁烈士遗腹女寻找黄埔烈士的生前照片的过程,照片的提供者,就是另一位黄埔烈士高觉民烈士的后人高治中先生,恰逢今年又是建国70周年,决定去高觉民烈士的故乡去看一看,寻找烈士的后人,寻找烈士生前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寻访烈士的英勇事迹。
初冬的季节,虽是冬日,却也是阳光明媚,按照和高先生的约定,坐公交车前往他的家乡,徐州市睢宁县邱集镇高楼村位于睢宁县城东南约10公里处的古老村庄。
一、 高楼村的传说
高楼村位于睢宁县东南方,村民口口相传,还有一些史志材料也有记载,早在春秋时期,广阔的黄淮平原,荒芜之地,无名亦无人居住,秦朝时期,苛政如虎,河南百姓大量东迁,才慢慢有了人烟,形成了村落。
高楼村在很久之前也是一片沼泽地,相传,不知什么年代,有一名猪贩经过此地休息,走到半路发现自己随身带的银袋子不见了,便返回去寻找,结果发现自己的爱犬趴在银袋上已经饿死,主人非常感动,便用袋中全部银两为爱犬建了一座寺庙,就是后来的人们取其谐音的“芹沟寺”。
查阅《睢宁县志》,明天启六年(年),地图上清晰地标有芹沟湖、芹沟塔,古有东塔西桥之说,后因黄河多次决口,宝塔和长桥已淹没。
查阅《徐州自然灾害史》和《睢宁县志》,都有记载,明思宗崇祯十三年(年),本县先大旱,后因黄河决口淹没,灾情严重,人相互食,年壮者皆流亡外地。
至此以后,这片区域,河流改道,地形改变面貌。有一首诗歌《高家楼怀古》写的很好,作者为高氏家族清朝时期的乡绅,诗歌再现了当年这里的繁华景色,同时也描述了黄河泛滥之后的满目疮痍。
蜿蜒古芹沟,不见河水流。
故道淹没几度秋,沧海变田畴。
平沙不系舟,万盏灯光夜何求。
宝塔埋寒畴,长桥剩荒丘。
市产净古流,举目无限愁。
何时能洗满面羞。
在高楼村圩内组原寺庙遗址,年时出土大清光绪十九年重建芹沟寺的古碑一块。
高楼村在年之前一直称芹沟乡,年由时任县长朱伯鸿更名为高楼乡,年更名为王林乡高楼村,后改为“五星社”,年恢复为高楼村。
二、 昔日风景如画,黄河泛滥变废墟,如今是故黄河畔新农村
离开睢宁县城,沿着省道,乘坐乡村公交,很快就到达了我这次行程的目的地,睢宁县邱集镇高楼村,蓝天白云下,整齐的房舍分布在公路两旁,这里就是有着千年历史的古村落,高楼村。
走下客车,满眼望去,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新农村村庄,很难想象他有千年历史,高先生早已在村口等着,寒暄之后跟他走入他的小院,这是一处典型的农家小院,隔壁就是他的弟弟家,母亲随他们生活。
由于常年打工,房子并没有翻修,还是前些年盖的红砖瓦房,院外不远处是绿油油的麦田,院外的柿子树挂满了红彤彤的柿子,走进院落,显得干净整洁。
在小院门前,高先生和他的母亲合拍了一张照片,高先生由于常年在外地打工,很少能有机会和母亲一起拍照,老人家能和儿子一起合照也很高兴。
三、 探访黄埔烈士后代,寻找烈士生前事迹
走进高先生的客厅,虽然装修简单,但满墙的照片和书法作品,让人感觉这是书香之家,墙上由睢宁县委题写的“浩气长存”四个大字苍劲有力,使人肃然起敬,高家祖上四兄弟中高觉民、高庆鸿为了革命事业壮烈牺牲,高家还培养出两位黄埔毕业生。
根据高治中先生回忆,父亲生前多次告知,爷爷高觉民又名高运鸿,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三期步兵科,在校期间加入中国共产党,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先后担任排、连、营长,年4月12日,因国民党清党被迫回乡,年2月任睢宁县保安大队长,年在高楼圩创建了睢宁第一支革命武装,也就是高楼农民自卫队,年6月在高楼圩保卫战中,眼部中弹牺牲,年仅25岁;二爷高庆鸿,中学毕业,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任高楼农民自卫队员,年6月在高楼圩保卫战中壮烈牺牲,年仅23岁。
站在高先生家的客厅,可以看到他的爷爷的生前照片及黄埔军校毕业证书,虽然历经90余年依然保存完好,还有二爷爷的生前照片及两位烈士证书。
高觉民烈士生前照片高庆鸿烈士生前照片高觉民烈士证明书高庆鸿烈士证明书根据高先生祖上传下来的族谱和一些史料记载,决定先寻找烈士陵园祭拜,再寻找烈士生前生活战斗过的地方。
在高先生住处不远的一片麦地里,我们见到了高觉民、高庆鸿烈士纪念碑,在空旷的麦田里,蓝天白云下的墓碑显得更加庄重肃穆。
跟随高先生穿越省道,前行不多远,这里也是绿油油的一片麦田,进入古芹沟村,田野里两位老人正在种地。
继续前行,就看见一片壕沟围起的平地,这块平地上还有几户人家,据高先生介绍,这边平地及周围的壕沟,就是以前的芹沟圩,历经千年岁月,这里隐约还能呈现出原始的面貌,壕沟里长满了杂草,当年的塔、寺、长桥早已不见了踪影,当年的湖水也仅剩下几片水汪,无声地记录着这片曾经繁华富庶的地方,在经历了洪水及血雨腥风的战斗之后,留下的是满目疮痍。
在平地里跟随高先生沿着小道走进一片高高的杂草地,据高先生回忆,爷爷当年就是在这里,带领农民自卫队,英勇作战,最后寡不敌众,眼部中弹牺牲,因为当年时局混乱,只是草草掩埋了爷爷的尸体,二爷也是牺牲在这里,近90年来,这里河水也是多次泛滥,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他们的遗体,给后人也留下了无尽的遗憾,直到年被评为烈士,但愿两位烈士在九泉之下,看到他们为之奋斗的目标终于实现,也会含笑九泉。
带着沉重的心情走出这片圩子,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很多农民在附近城镇买房迁移,还有一些搬迁到附近公路两旁,只有这片圩子,依然记录着从前的艰苦岁月。
四、 总结
再次回到高先生家的小院,翻看高先生祖上留下来的史料,为了今天幸福的生活,在这个古老村庄内,不仅是高家祖先,还有更多的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仅仅是他们高姓家族就有好几位考入黄埔军校,他们期盼并为之奋斗的幸福生活,现在已经实现。
五、 建议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快,这片古老的村庄有着独特的地理优势,首先是离睢宁县城很近,交通方便;另外,这里保存的史料很完整,虽然地貌变化较大,还是保存有原来的模样,如果作为旅游开发,恢复当年的寺、塔、长桥、湖水和游船,建造红色旅游景点,必将带动当地经济的高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