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花个五六万,简单装修一下。”4月15日,站在自家新房子门前,今年55岁的马振军盘算着装修,满意的神色掩藏不住。一年多前,他交了老房子的钥匙,看着住了几十年的老房子拆了。前几天,他拿了新房子的钥匙,这是足以让城里人羡慕的二层小楼,灰瓦白墙,平方米,三居室,超高得房率。
马振军的新家很有名气,是宿迁市宿豫区农房改造项目——周马新型社区。目前,该社区一期已经交了钥匙,二期正在紧锣密鼓施工。
年,江苏吹响了苏北农房改造提速的冲锋号。近日,记者先后到徐州睢宁县、宿迁宿豫区、淮安金湖县探访农房改造进展,只见一栋栋与周边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新民居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美丽风景。
农房改造项目复工率超过九成
走进睢宁县双沟镇盘王安置小区,一期28栋、套房子已经建成,一些农民工在小区里做着最后的绿化工作,到4月底,农户就能拿到钥匙了。而马路对面,是正在建设中的二期,32栋、套,预计今年10月底交付。
“2月15日就陆续复工了。”双沟镇党委书记王鹏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尽早开工,尽早建好,尽早交钥匙。从年立项,到年开工,紧锣密鼓,一刻钟也不耽搁。据了解,在睢宁县改造项目库内,一共4个项目,同时在建的房屋面积大概在万平方米。王鹏告诉记者,在双沟镇,盘王和纪湾两个新型社区是同时在建项目,已经获得江苏农发行8.4亿元的授信。“本来银行放款是按照项目进度投放的。今年由于疫情原因,项目开工略迟,为保证项目按期完成,3月份专门向江苏农发行申请了万元贷款。”他说,钱很快到位,项目也顺利推进,预计下半年就能全部交付,那样的话,户农民将搬到新家。
马振军新家所在的宿迁市宿豫区大兴镇周马新型社区,是农房改造省级示范项目,社区党委书记陈炳肖告诉记者,2月底疫情形势持续好转,就赶紧开工了。“我们从签约交钥匙到拆迁,一共用了不到两个月,老百姓特别盼望着搬新家,不能辜负老百姓,要赶工期,确保按期交付。”他说,现在道路硬化基本结束,预计再有一个月,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也能结束,“到时候,我们这里更漂亮。”
“县里计划五年内定向建设安置房2.57万套,今年4月底前计划竣工交付8个新型社区项目,交付房屋套。”金湖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吴佩坤告诉记者,部分项目由于后期政策调整、规划调整等因素,开工较迟,因此需要尽快赶工,保质保量完成。同时,计划今年搬迁户,上半年再新开工15个项目。
苏北农民住房条件是江苏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短板。年,江苏全面启动苏北农房改造工程,完成户省级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危房改造。今年,江苏计划再完成苏北10万户农民住房条件改善。截至3月底,苏北五市上年结转及今年开工的农房改善项目,复(开)工率已超九成。
政银联手破解资金难题
大规模苏北农房改造,首要问题是钱从哪里来?
以宿迁市宿豫区为例,该区计划三年启动项目42个,改善1.75万户农民住房条件,其中新建项目29个。从安置方案来看,三分之一留存、三分之一入镇、三分之一进城,其中进入城区的货币化安置,进入镇区和新型农村社区的实行实物安置。这些资金,主要通过土地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资金、专项债券、项目债券等渠道保障。其中,项目相关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由省、市奖补资金给予保障,区财政适当配套。经初步测算,新建建设项目资金需求约30亿元,资金缺口需通过市场化融资解决,也就要从众多金融机构中寻找合作单位。周马社区作为市场化融资的切入点,获得了农发行1.4亿元的信贷投放,成为该行在农房改善项目的首笔投放。
“农发行与农村有天然的感情联系,对苏北农房改造,我们要做融资主力军,更何况政策性资金具有成本低、期限长的优势。”农发行江苏省分行行长徐浩说。目前该行已经分别与淮安、宿迁市政府签署了亿元、70亿元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战略合作协议,与另外三市的项目推介和战略合作在稳步推进中。
农居改善,涉及集体土地性质、谁来建设、还款来源等问题。农发行江苏省分行为此专门推出“富民安居贷”,创新推出统规代建等模式,由村委会统一规划代建,农民拆迁安置款作为主要还款来源。截至年末,该行累计支持苏北农房项目85个,金额.7亿元,已审批苏北农房项目51个,金额亿元,目前已经投放69.8亿元。
在徐州,农发行累计支持苏北农房改造项目11个,审批额度76.9亿元,在当地金融机构该类项目贷款中占比达到70%。目前,根据农房项目进展,已经投放贷款27.56亿元。“农房改造项目意义重大,不仅改善农民的居住环境,更促进有限土地资源‘再生’利用,带动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农发行徐州市分行行长毛亮说,预计今年年底前还可授信60亿元以上,其中投放30亿元。
据了解,农发行江苏省分行根据苏北农房改善项目建设周期匹配了贷款周期,一般为5年,可以确保项目不会因为资金难题陷入烂尾。“各地政府大多是以成本价将新建房屋交给农户,我们也要想办法尽量降低贷款成本,所以引入了央行的抵押补充贷款资金,资金成本较同期同档次基准利率下浮8%。”徐浩说。
做好“后半篇文章”很关键
盖房子不难,难的是留住人。留人,关键靠产业。
王鹏没有过多向记者介绍农房改善项目进展,而是开车带记者在周边转了一圈。“机场、高铁、高速、省道都在附近,空港新城是这些安置小区未来的方向。”他说,围绕空港新城的规划,做了五大产业规划,引入不少相关企业,现在有多个岗位缺工。“因为疫情回来的人,现在相当一部分不愿意走了。”他说,没有专业技术的工人,还可以到镇上专门成立的农业公司做临时工,一天收入一般不低于元。
睢宁县官路社区是当地较为成熟的新型社区,无论农民还是村集体,都尝到了集中居住的甜头。徐州空港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剑舒告诉记者,年以前,这里农民人均年收入只有五六千,现在是一万八千元。集中居住后,社区专门成立了秋歌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所有流转土地统一管理,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收益。去年,每人分红元。“返乡人员超过了60%,家门口就业,月薪-元不等。”
在金湖县湖畔旺屯社区,一期的户农民去年就入住了,二期套还在建设中。与居住区一路之隔的地方,被规划为菜地和标准化厂房,一棵百年栗子树静静开枝散叶。“农民有自己种点菜的习惯,每户分半分菜地。”湖畔旺屯中心村党委书记唐利宝说,吃不完的菜就卖给附近的食品加工厂,村民有空还可以到玩具加工厂、服装加工厂打零工。
唐利宝还有另一个身份:金湖县吕梁镇花园村支书。“不瞒你说,我们村是金湖县吕梁镇最穷的,年村里账上欠款50多万元,年开始推进农房改善项目,规划、发展方向整个大变样。就去年一年,通过土地流转、招商引资,我们不仅还完了欠款,账上还盈余万元。”他说,而今70岁以下的人,只要想干活,就有活可干。
记者赵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