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日报网讯走进徐州市睢宁县岚山镇陈集村,映入眼帘的就是广袤的百亩农地。春种时节,30多位当地村民正在田里有序劳作,插苗、浇水、机器覆膜……村民们忙碌着的,正是让这个村庄走向富裕的“金蛋蛋”--紫薯。
年,中石化江苏石油与陈集村“结对”,将中石化“为美好生活加油”的愿景带到了陈集村。年轻的中石化江苏徐州石油分公司徐福国成为了该村的“第一书记”。在这里,徐福国调研、商议、寻找合适项目,带领村民种植紫薯“徐紫8号”,走出了一条奔向小康的致富路。
扎根陈集村:为陈集村的美好生活加油
“就是想鼓励自己,充分利用时间,把陈集村的村民生活和村集体收入,带上一个新的台阶。”两年后,回忆起当时来陈集村的初衷和目标,徐福国如是说。
陈集村位于睢宁县岚山镇西北部,气候干旱,交通封闭。村内年轻人多数外出务工,常驻村民人,是“省定经济薄弱村”。
年,还是中国石化江苏徐州石油分公司一名普通员工的徐福国,听说公司为了助力脱贫攻坚、配合当地政府开展精准扶贫工作,要选派员工下乡担任驻村干部的消息后,第一时间递交了申请,来到了陈集村。
到陈集村的第一天,徐福国就在村综合服务中心的展板上写了一句话:为陈集村的美好生活加油。为深入了解陈集村情况,徐福国开始深入摸底各家各户的实际情况,累了就在沙发上睡一会,醒来继续走访。第一个月,徐福国就走访了村里户家庭。在充分排查的基础上,徐福国制定“一户一策”的措施,“可以纳入低保的我们给他纳入低保,要解决大病保险的我们给他解决大病保险……”
但是要想解决实质问题,靠这些远远不够,重点经济薄弱村如何才能摘帽呢?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徐福国把目光投向了刚入村口时村民正在忙碌的那片土地。
种下“金蛋蛋”:从11.9万到39.6万
陈集属于山地,干旱缺水。平常以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为主,亩产收益很低。年,岚山镇大力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以特色作物种植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由于陈集村的山地土质适宜种植紫薯,在岚山六七个村的“争夺战”中,徐福国为陈集村争取到了这个项目。他和岚山镇党委政府积极联系徐州市农科院,发展甘薯种植产业。陈集村共流转了一百亩土地,开始种植徐紫薯8号。
小小紫薯种下去,第一年就为村集体增收了15万元,成了帮助村民致富的“金蛋蛋”。除此之外,紫薯种植还为当地村民创造了就业条件。“我们在这儿干20多天活,五六十块钱一天,每年都能多挣块钱左右。”在田里种紫薯的一位大娘笑着说。在村集体农场种植紫薯的影响下,部分农户自发进行种植,每户种植紫薯的纯收入为元左右。
种植紫薯初见成效,但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陈集村地处高旱地带,全村多亩农垦耕地均为沙土,没有1亩水田,而种植甘薯,灌溉用水极其重要。得知这一情况,江苏石油作为陈集村定点帮扶单位,出资在陈集村西侧,靠近耕地和灌溉渠的地方,打了一口深米的灌溉用深水井,解决了周边一百余亩土地的浇灌难题。另外,江苏石油还通过村集体合作社为陈集村购置4台农机,村集体通过经营有偿的农机服务,两年共增收了13万余元。
一年两茬,仅仅两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当初的11万元增长至39.6万元。岚山紫薯不愁卖,他们种多少,镇农业公司回收多少,中石化易捷也向它敞开了大门。如今,“徐紫8号”已经打响了品牌:“岚山紫薯”入选睢宁县十佳名特优产品,拿下徐州状元农产品称号,获得第九届“华薯杯”三等奖……陈集村也扩大了紫薯产业链,紫薯干、紫薯泥等产品纷纷进入了市场。
扶贫不止步:探索农村“商业综合体”
年是脱贫攻坚战的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之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对口帮扶陈集村的两年来,江苏石油多次组织三夏慰问、看望低收入农户及留守儿童等活动;疫情期间,在各地医疗防控和救援物资严重告急的情况下,江苏石油始终牵挂着挂钩扶贫村镇。个口罩,付手套,60kg酒精……在疫情最严重时,顶着风雪送到了岚山镇。
“扶贫不仅要‘输血’更要‘造血’,将贫困地区农产品进入易捷便利店平台,进一步发挥自身销售渠道优势和内部消费优势。”对于扶贫,中石化江苏石油分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有根有着更远的计划:“江苏石油要开创特色产业扶贫模式、创新帮扶模式,搭建消费扶贫平台,扩大扶贫地区扶贫商品销售规模,打造扶贫商品立体化营销推广体系。”今年,江苏石油正在与岚山镇人民政府共同打造岚山镇小镇客厅项目,拟出资万元打造一座综合服务中心。力求解决岚山镇集中居住后人员日用品供应、农资供应、休闲娱乐等民生改善问题。
“我们希望把综合体建成当地的地标,为老百姓提供购物、金融,餐饮等优质的服务。”中石化江苏石油徐州分公司总经理朱晖透露,“这个项目我们也没有现成的范例来借鉴,都需要我们去探索,但是在城市里已经积累了一点经验,现在我们想把这种经验放大到农村去,体现我们央企的经济责任。”(张白记者陈思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