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连出诊的医院 http://m.39.net/disease/a_10391279.html
宿迁网讯(记者徐其崇)有史料记载,清代大贪官和珅被嘉庆皇帝赐死之时,曾留下四句遗诗:“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年水泛含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此诗在和珅死后,却出现了与此不同的版本,许多学者和外国使臣都记载过此事。《朝鲜李朝实录》中记载:根据学者论证,其原诗后两句应为“他年睢汛合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证实原诗中“水泛含龙”实际上是“睢汛合龙”之误。睢水流经宿迁,那么,它与和珅的遗诗都有哪些传说呢?
睢水流域小白龙
远古睢水源远流长
宿迁市湖滨新区作协副主席王晓风提供的相关历史资料记载:小河口之地,自唐宋之时就是宿迁巨镇,其原为睢水进入黄河的河口,故亦称睢清口。古睢水源自河南陈留县浪荡渠,流经永城、砀山、萧县、宿州、灵璧,进入睢宁。全长里,在宿迁城南10里流入黄河。
睢水在宿迁故有小河之称,与宿迁、睢宁的历史文化渊源颇深。实际上,宿迁的古称下相,就因睢水而得名。《宿迁县志》引《水经注》云:“睢水东南流经下相故城,相水又是睢水之别名也,东南流入泗,谓之睢口,亦谓之睢清口。”这条河流与项羽也极有渊源,《水经注》曰“:汉二年,汉王率诸侯兵入彭城。项羽击汉军于睢水上,水为之不流。”据传说,被楚霸王军队杀死的汉兵多达十几万,尸体堆在睢水河里,堵塞了河道,睢水为之数月不通。睢水河流的终点在楚霸王的家乡下相城附近进入泗水(南宋以后为黄河)。《徐州府志》云“:睢水在(宿迁)县南十里,俗名小河,自睢宁县流入境,至此合于黄河,谓之小河口。”
据王晓风介绍,小河虽小,而历史久远,其通航历史可追溯到上古时代。康熙年间《宿迁县志》记载:“其水易浅狭,故名小河,昔为商贾往来之地,顺治十五年河决沙淤,遂为平陆。”按照水系划分,睢水为淮河支流,明代宿迁商人张襄在小河口“成神”之后,被朝廷敕封为淮河之神。
建庙祭祀地名犹在
其神本县中隅人,名襄,弘治间业商,至伍家营为舟人所害,弃之水,夜托梦其母曰:我为舟人害之矣,明日有舟至此不能行,尸浮处,即其人也。次日,舟人至小河口,舟果不能行,其尸逆流舟尾而出,其家人得尸,遂为告诸官,置舟人于法,后屡见梦于乡戚,言已为河神,能致祸福。舟行至小河口遭风波者,呼其神辄应,历在有功于运漕。朝廷屡遣官御祭,隆以显号焉。”清代诸县志记载相同,清代《宿迁县志》中在上文后又加注:“至本朝,护漕有验,加封护国济淮勇南王。”
古代山川河流皆有山神、河神。睢水作为一条在历史文化、经济发展诸多方面影响深远的区域性河流,自然也有河神的神话传说。宿迁当地成为河神的张将军,虽被御封为淮河之神,但从上文引用的《宿迁县志》记载中来看,当时的官民船艘经过小河口之时,遇到风险,呼喊张将军名号,就可以得到庇佑,得免灾患。可见,地方百姓亦将其视作睢水之神。为了纪念张将军,人们曾在现在的宿城区项里街道双河社区境内为其修建“张老庙”,该庙毁于上个世纪中叶,至今“,张老庙”的地名还在沿用。
睢水
神话传说白龙探母
睢水入泗的地方,是唐宋时期的著名古镇——宿迁小河口。小河口镇因地处两河相交之处,水陆交汇,商贾云集,为宿迁古代的商贸巨镇。清初顺治十五年,黄河决口,冲淤小河,遂为平陆,小河口镇遂在清代以后日益衰落,作为睢河支系,文化渊源却是一脉相传。
去年夏天,为了考证睢水历史文化遗存,王晓风曾驱车实地考证小睢河,过睢宁、到宿州,一路看来,发现其流向和古睢水大致相同,尤其是小睢河两岸的风物传说、神话故事,都和古睢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顺着小睢河西去,至安徽灵璧县大庙乡,王晓风走访过程中,意外搜集到那里仍然保存着与睢水河神相关的文化遗存,最为突出的是睢水流域广为流传的小白龙探母的神话。传说当地一位陈姓读书人,家中有一爱女因涉睢水过河而怀孕,生下一条白龙,麟角铮然,飞升上天。其女因之遭受非议,不容于父母和乡邻,投河自尽。敛葬之时,恰遇小白龙回家探母,发现母亲被逼自尽,愤然以狂风暴雨摧毁村落。因当日为农历五月二十五,当地即有“五月二十五,小白龙探母”的神话传说。此后每年的农历五月二十五,当地都有民间盛会纪念,举行祭祀白龙和龙母的仪式。类似的民间传说在古睢水流经之地广为流传,宿迁地区亦有“小白龙探母”的说法,其故事情节基本相同。
留有遗诗并非讹传
历史上,曾出现过与睢水河神有关的事件,这就是清朝著名权臣和珅的遗诗“他年睢汛合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之谜。有学者认为,本文开头提到和珅的遗诗,是和珅预言自己死后仍然忠贞保国,将会成为睢水之神,并且会保佑国家治理睢汛,受到官方祭祀的香火。
清代著名学者梁章钜在其著作《浪迹丛谈》中有《睢工神》一篇记载:“小住袁浦(即淮安清江浦),有一河员来谒,意气轩昂,语言无忌,且言亲在睢口(即宿迁小河口)工次,目击合龙时,实有河神显应,众目所睹,但不知此神何名耳。余记得嘉庆初在京,日阅邸抄,是时和珅初伏法,先是拿问入狱时,作诗,赐尽后,衣带间复得一诗云:五十年来梦幻真,今朝撒手谢红尘。他年睢汛合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事后,刑部奏闻,奉御批云: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然则睢工之神,其即和珅乎?和珅音于河神同,或其名已为之兆矣。”
梁章钜是和珅事败后的学者和朝中官员,其记载的和珅遗诗应该可信度极高。他在文章中不仅记述了和珅的遗诗内容,还记录了当时嘉庆皇帝对于这首诗的评价。按照封建礼法制度,梁章钜是不敢假传皇帝御批的,可见此事并非民间讹传。
将和珅遗诗和宿迁的睢水河工直接联系起来,尤其令人称奇。按理说,到了嘉庆年间,睢水早已淤垫百年,和珅即使成神也和睢水无关。但清代河防制度中,徐州以下的黄河南岸隶属于淮徐道睢南厅,其工汛简称睢汛,加之黄河宿迁以南段仍然保留睢口地名,诸多事项恰与和珅的遗诗吻合。《南河成案续编》和地方历史资料中,都有嘉庆年河决宿迁睢口的记载。
和珅妄想成了笑柄
古代生产力低下,河员抢修河防,往往是一半尽心力,另一半凭天意,故而祭祀河神就成为河防的重要环节。如是机缘巧合,成功将决口合龙,就会归结为河神佑护。那么,和珅身在遥远的京师,怎么会把自己和千里之外的宿迁睢口联系起来的呢?有的学者认为,较为合理的解释是:乾隆六次南巡,銮驾往返十二次,宿迁都是行宫驻跸的重地,而乾隆南巡重要目的就是巡阅河工。宿迁睢口工段上承骆马湖六塘河,下启淮河洪泽湖,无疑是牵涉到国家漕运与河道的重地。和珅作为随跸重臣,自然知道睢工的重要性,因此,就有了“他年睢汛合龙日,认取香烟是后身”的遗诗。
其实,和珅欲化身为睢工河神的记载,并非只有梁章钜这一个记载。清末民初著名学者、《江苏通志》主纂缪全孙也有相同的记载,其文末曰:“后刑部奏闻,御批云:小有才,未闻君子之大道也!二十四日睢口合龙,有云和相即睢口河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