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治白癜风疗效更显著 http://m.39.net/pf/a_4445034.html
备受瞩目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即将启动!
在国新办7月14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表示,目前全国碳市场相关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我们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从为啥建到谁参与,从价咋定到防造假……这场吹风会“干货”满满,一起来了解一下——
上图:江西省吉安市泰和县万合镇前进村渔光互补光伏发电站。(邓和平/摄,人民图片)
一问:为什么要建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众所周知,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燃烧活动,工业生产过程,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活动,产生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这是导致全球变暖、极端天气频发的重要因素。通过碳排放权交易等手段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这和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
赵英民表示:“建设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与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什么是碳排放权交易?简单地说,就是将二氧化碳的排放权当成商品一样来买卖。交易前,政府将规定时期内的碳排放额度即碳排放权,分配给企业等重点排放单位。如果A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实际碳排放低于配额,就可把剩余的碳排放权在市场中出售;如果B企业碳排放超过配额,就需要以市场价格从其他企业购买碳排放权,以抵消超出的碳排放。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赵英民说,“生态环境部根据国务院批准的建设方案,牵头组织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目前相关建设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就绪。”
赵英民介绍,生态环境部根据“三定方案”新职能职责的要求,积极推进全国碳市场建设各项工作。利用全国排污许可证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了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管理系统,指导推动湖北省、上海市完成了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交易系统的建设任务,并且通过了系统的测试和验收。
我国的碳市场建设是从地方试点起步的。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介绍,从年10月以来,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湖北、广东、深圳两省五市,开展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地方试点从年6月陆续启动了交易,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了积极进展,为全国碳市场建设积累了经验。
7月7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在试点基础上,于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
二问:为什么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
赵英民介绍,全国碳市场选择以发电行业为突破口,有两个方面的考虑:
一是发电行业直接烧煤,这个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较大。包括自备电厂在内的全国多家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年排放二氧化碳超过了40亿吨,因此首先把发电行业作为首批启动行业,能够充分地发挥碳市场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积极作用。
二是发电行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健全,数据基础比较好。因为要交易,首先要有准确的数据。排放数据的准确、有效获取,是开展碳市场交易的前提。发电行业产品单一,排放数据的计量设施完备,整个行业的自动化管理程度高,数据管理规范,而且容易核实,配额分配简便易行。
“从国际经验看,发电行业都是各国碳市场优先选择纳入的行业。既然它二氧化碳排放大、煤炭消费多,所以这个行业首先纳入,同时可以起到减污降碳协同的作用。”赵英民说。
上图: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魏集镇风力发电机组。(洪星/摄,人民图片)
三问:对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作用多大?
赵英民表示:“今年是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家,我们测算,纳入首批碳市场覆盖的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中国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一经启动,就将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碳市场。”
“全国碳市场对中国碳达峰、碳中和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赵英民介绍,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推动碳市场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
二是为碳减排释放价格信号,并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推动前沿技术创新突破和高排放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转型。
三是通过构建全国碳市场抵消机制,促进增加林业碳汇,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助力区域协调发展和生态保护补偿,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方式。
四是依托全国碳市场,为行业、区域绿色低碳发展转型,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提供投融资渠道。
“国内外实践表明,碳市场是以较低成本实现特定减排目标的政策工具,与传统行政管理手段相比,既能够将温室气体控排责任压实到企业,又能够为碳减排提供相应的经济激励机制,降低全社会的减排成本,并且带动绿色技术创新和产业投资,为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碳减排的关系提供有效工具。”赵英民说。
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进一步扎实做好全国碳市场各项工作,持续完善配套制度体系,推动出台《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技术法规、标准、管理体系。
四问:怎样确保碳排放数据真实可靠?
“市场要进行交易,最基本的基础是要确保碳排放数据真实准确,这也是我们全国碳市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赵英民说,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碳排放数据质量工作,在连续多年开展各相关行业碳排放数据核算、报告与核查工作的基础上,为进一步强化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前的数据质量管理,专门印发了《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方法与报告指南发电设施》《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报告核查指南(试行)》,对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的核算和报告进行统一规范,对省级主管部门开展数据核查的程序和内容提出严格要求。
在企业报告数据和省级生态环保部门核查工作完成以后,生态环境部还组织了对地方的督促检查和对企业的现场抽查。
赵英民说:“根据核查的情况看,总体来说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是符合要求的。”
五问:怎样保障配额分配的公正性、合理性?
赵英民介绍,在配额分配的公正性方面,全国碳市场配额分配的方法是全国统一、公开透明的。企业根据排放情况可以自行计算,得出应该获得的配额数量。配额分配的基础是经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查后的碳排放相关数据,根据《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重点排放单位对排放数据的核查结果乃至分到的配额有疑义的,还可以复核申诉。
赵英民说,在配额分配的合理性上,目前配额采取的是以强度控制为基本思路的行业基准法,实行免费分配。这个方法基于实际产出量,对标行业先进碳排放水平,配额免费分配而且与实际产出量挂钩,既体现了奖励先进、惩戒落后的原则,也兼顾了当前我国将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列为约束性指标要求的制度安排。
在配额分配制度设计中,考虑一些企业承受能力和对碳市场的适应性,对企业的配额缺口量作出了适当控制,需要通过购买配额来履约的企业,还可以通过抵消机制购买价格更低的自愿减排量,进一步降低履约成本。
“为了进一步提升全国碳市场数据质量,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工作力度。”赵英民表示,将积极推动尽早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保障。持续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碳市场参与各方业务能力。
上图:国新办举行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情况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新华社发(刘健/摄)
六问:碳价怎样形成,将处于什么样的水平?
“碳市场将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这是碳市场追求的一个重要效果,因此碳价非常重要。”赵英民说。
赵英民指出:“从微观和近期来看,碳价主要还是由配额供需情况决定。从宏观和长远看,碳价由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总体状况和趋势决定。”
“坦率说,碳价过高和过低都不好。”赵英民表示,碳价过低,将挫伤企业减排的积极性;碳价过高,也将导致一些高碳企业负担过重。因此合理的碳价,既可以彰显我国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决心和力度,又能够为碳减排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激励信号。碳价是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因此出现碳价波动是正常的,但是剧烈波动,过高、过低都不利于碳市场的长期稳定运行。
“目前,全国碳市场还没有启动,所以还不好说碳价是多少。从全国7个地方试点运行情况看,近两年加权平均碳价约在40元人民币左右。”赵英民说。
赵英民表示,在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各方对温室气体排放管理预期在逐渐上升,因此有关企业特别是配额短缺的企业,要从推动行业低碳转型的高度正确看待碳价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碳价的高低是个市场信号,企业顺应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趋势,就会在发展当中占得有利先机。
七问:其他重点行业什么时候纳入?
“结合国家排放清单的编制工作,我们已经连续多年组织开展了全国发电、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造纸、航空等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和核查工作。因此这些高排放行业的数据核算、报送核查工作,也有比较扎实的基础。”赵英民说。
赵英民表示,扩大全国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的基础准备工作,目前已经委托相关科研单位、行业协会研究提出符合全国碳市场要求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建议。下一步,将按照成熟一个批准发布一个的原则,加快对相关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研究制定分行业配额分配方案,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
“接下来,碳市场启动后还有个磨合、完善、稳定的过程。我们希望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为随后行业覆盖面的扩大、交易品种的增多打下基础,积累经验,推动中国碳市场健康发展。”赵英民说。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蓝蓝天工作室
记者:刘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