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要让生产生活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http://www.yushiels.com/npxbb/npxlf/
北京中科白殿医院官网 http://www.yushiels.com/npxbb/npxlf/

改善苏北地区农民群众的住房条件,相关地区是否按照“四化同步”的规律,考虑集中居住后农民的生产生活?集中居住点的基础设施是否同步建设,有无配置公共服务设施,产业配套是否健全?记者赴多地进行了采访。

水电气通达解决生活“痛点”

8月1日中午,睢宁县魏集镇槐园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内,农民赵永平和老伴在新家烧饭。从老房搬到平方米的两层小楼,赵永平感慨:“生活环境好了,还通电通水通网,连做饭都用沼气,真好!”

赵永平家用的“沼气”,是镇里的秸秆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项目,也是槐园居住区的配套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完善了,农民才能住得舒心。”戴庄村支部书记姚辉告诉记者。槐园居住区安置戴庄和徐庄两个村的0多户居民,过去大家住得分散,带来不少问题。就以戴庄为例,老村横跨六七公里,散落着20个村组,配套无法跟上,农民生活质量大打折扣。如今,沼气站不仅消化秸秆、餐厨垃圾和厕所粪污,实现垃圾循环利用,还帮农民节约日常花销。赵永平一家三口,充元“沼气卡”,能用3个月左右。镇里统计,按每户平均每月用气30立方米算,费用54元;如用液化气则需要84元。每月省下30元,日积月累,能省不少钱。

魏集镇对新建居住区实行集中供气的做法,受到群众欢迎。记者了解到,徐州市正在制定全市农房改善项目配套太阳能沼气集中供气的实施意见,计划从今年起,连续3年每年建约30个示范沼气站。

新型农村社区建成后,如果基础设施不配套,公共服务跟不上,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改善。

泗洪县峰山乡后窑农民集中居住区,在该县上一轮农民集中居住建设中,规划近20万平方米,实际兴建9万平方米。这个居住区总共套房子,空置套,部分房屋电都没通上。去年9月苏北农房改善工作启动后,县里全面摸底,决定主要通过改造提升、盘活存量房来改善农民居住条件。

目前,后窑农民集中居住区改造提升工程完成90%,土路变成沥青路,水、电、气、有线电视和网络接通,垃圾收集、污水处理等设施建起来,之前购房居住的群众一起获益。

让农民晒得了谷跳得了舞

7月23日,苏北地区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工作推进会上,省领导要求,集中新建农民住房的同时,要同步建设好交通、通信、广电、给排水、垃圾收集处置等配套设施,同步配置好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

这一要求,真正契合农民群众的需求。8月1日,沭阳县钱集镇农民张加荣走亲戚。晚饭一吃,她就匆匆赶回家,加入跳广场舞的队列。去年,张加荣家从村里老房子搬到镇上新建的效佐新村,三口人住进90多平方米的新房。很快,她养成个新习惯——跳广场舞。晚上7点多,二三十个姐妹到新建村部门前的广场上,跳上个把小时,浑身舒坦。“有照明,还装了大屏幕,放跳舞的视频,有时还放放电影。”张加荣的话语里透着满足。

盐城市盐都区住建局局长徐文才介绍,市里要求,改善农民住房条件,要做适合农村的配套,让农民晒得了谷,跳得了舞。当地遵循“先规划后建设、先配套后盖房、先地下后地上”原则,推进“十有”标准建设,即有村口标识、绿化亮化、垃圾箱池、公共厕所、污处设备、文体场所、公交站点、电子监控、消防设施、服务中心,并要突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将养老设施作为公建配套,纳入规划设计审批中。

该区还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进集中居住点农民的生活需求,实现资源共享。盐都区大冈镇佳富村,多平方米的村部,位于老村庄与新建集中居住点交汇处。村部内设农资超市、卫生室、电商销售中心、村民活动中心、政务窗口、党员活动室,干净整洁、功能齐全。

徐州市住建局村镇建设处有关负责人表示,该市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加强功能性公共建筑配套,按照省级标准配备社区幼儿园、卫生室、数字化图书馆,并同步建设文体中心、现代化综合养老中心等,提升群众幸福感。

新建居住点近田靠园

7月底完成新房装修后,沛县安国镇汪塘村农民张洪娥就张罗着搬家了。张洪娥很满意:“以后上班方便,过条马路就到。”50岁的张洪娥,是镇里一家纺织厂的工人,每月收入超过元。

因为采煤区沉陷,老旧房屋存在安全隐患,自今年5月中旬开始,多户汪塘村农户陆续搬进新村。而紧挨新村同步高标准建设的,正是张洪娥打工的工业园区,目前已进驻6家企业。

“住上好房子,更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安国镇党委副书记吴峰表示,工业园区将引进约30家企业,可带动上万人就业。镇里另一个安置小区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已完成主体结构建设,计划明年6月上房。“那时户居民的就业岗位,工业园区同样能满足。”

自苏北农房改善工作启动以来,我省即强调,住房条件改善要与乡村振兴、城镇化紧密结合,要以此契机大力发展、夯实产业基础,积极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泗阳县年度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实施方案,包含产业配套建设计划。25个配套项目,有多种农业产业项目,还有木材加工厂、服装厂。该县张家圩镇小史集新型社区有4个配套项目,包括菊花栽植基地、育苗大棚、菊花产品销售中心和观赏菊园,项目责任人都是镇党委书记张振华。

张振华告诉记者:“上半年菊花基地发工人工资60多万元。农民有了工资,高兴地说,往后村里人情往来、过年给孙子压岁钱,不用开口跟儿女要了。”

张家圩镇年起发展菊花产业,全镇多亩菊花基地,有2多亩在省定经济薄弱村小史集村。农房改善工作启动以来,村里户自愿退宅基地,已拆迁40多户,流转出来的土地用于扩大菊花种植。

盐城市盐都区大冈镇佳富村村民郭中龙,在村里的桃果产业园打工,一个月有两千多元收入。他家老房子是上世纪90年代建的,墙体有裂缝,房顶漏水。今年3月,老郭与两个儿子一起,原地翻建二层小楼,花费约30万元。老郭说,盖房支出能承受。

盐城市要求,新建集中居住点要靠近田、贴近厂,让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方便,能够留得住。今年该市计划改善农房7.8万户、新建集中居住点个,目前竣工84个集中居住点。新建集中居住点有68个靠近工业园区,88个靠近农业园区,8个靠近旅游园区。记者王岩徐冠英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0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