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孟祥)建设和发展医联体是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医联体中最实用有效的模式,按照国家卫健委的要求,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将大力铺开,基层医疗也将随之发生诸多改变。记者从市卫生计生委获悉,为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切实方便群众就医,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日前我市发布了《徐州市推进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实施方案》,做深、做细、做实医联体联合体,建立“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提高医疗服务体系的宏观效率。方案指出,在城区,选择医院为龙头,医院、医院、睢宁县双沟中心卫生院、泉山区泰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联合的市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管理模式试点;在县域,医院、医院医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为枢纽、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县乡村一体化县域医共体管理模式试点。紧密型医联体一般具有3个特点:医疗联合体之间不仅限于技术合作,人财物统一调配;经济利益一体化,实现利益责任共同体;分工明确,医院诊疗大病,医院诊断常见病、多发病,社区负责提供便捷医疗服务。按照方案要求,我市将做细市区纵向紧密型医疗联合体和县域医共体,通过统一管理章程、服务资源管理、财务和预算管理、医保支付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强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实现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管理共同体、发展共同体,为人民群众提供全过程、全方位、全周期、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落实紧密型医联体自主经营管理权,建立法人治理结构,设立理事会作为决策机构,设立管理层和监事会,实行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鼓励紧密型医联体设立财务管理中心,统一负责财政预算、财务管理和审计监督等。探索开展紧密型医联体整体医保总额付费管理试点,全面推行总额控制下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合理拉开紧密型医联体内不同层级医疗机构之间就诊报销比例的差异。依托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做到紧密型医联体内成员单位之间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实现院前预防、院中诊疗、院间转诊、院后康复的全程连续闭环的医疗健康服务和医疗行为动态监测和监管。医院专家以开设医生工作室或与基层医生共同组建家庭医生团队等形式,开展首诊式签约,扩大签约服务的覆盖面,提高签约服务质量、水平和吸引力。建立多劳多得、优绩优酬的绩效工资政策和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积极性。为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试点工作,我市成立由市编制、发改、财政、人社、卫生计生、物价、药品流通监管等部门负责人组成的紧密型医联体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卫计委负责试点工作管理。市卫生计生委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两个允许”的要求,完善与紧密型医联体相适应的绩效工资政策,健全与岗位职责、工作业绩、实际贡献紧密联系的分配激励机制。试点地区要加强紧密型医联体目标责任制考核,考核结果与下一年度财政投入、医保支付资金额度以及人员薪酬分配挂钩,除试点地区外,其他地区也要积极探索紧密型医联体规划建设和管理运营模式。通过试点,探索突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瓶颈问题的方法与路径,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成功经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75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