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白癜风医院较好 http://www.xjkqzjw.com/m/无线睢宁ID:WXSNGF(←长按复制搜索)
?回忆如墓,淡薄如素,我们是否该相忘于江湖。
?无线睢宁,给你每天不一样的感受。
清光绪《睢宁县志稿》中说,睢宁之所以取名为睢宁县,是取“睢水安宁”之意。古有睢州、睢阳,今有河南睢县、江苏睢宁,均与睢水有关。
睢水即是睢河。《辞海》“睢水”条目注解是,睢水为战国魏所开鸿沟支派之一,故道自今河南开封东(陈留县西浪荡渠)从鸿沟出,东流经杞县、睢县北,宁陵、商丘市南,夏邑、永城市北,安徽濉溪县南,宿州市、灵璧,江苏睢宁北,至宿迁南注入古代泗水。这里的“江苏睢宁北”指的就是原睢宁县城西北二里庙湾处。《睢宁县志》记载,睢水入睢宁界后,历孟白、潼郡(今灵璧高楼东),至子仙,经岗头,过庙湾,走县治后向东,抵高作、耿车于宿迁南入泗。
黄河夺泗(1194年)后,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及崇祯二年(1629年),黄河决溢,睢水故道随湮。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黄河于马路决口,睢宁境内睢水河道全没。至此,睢水有文字记载的走过睢宁约2300年的历史。我们辜且把历史上经过睢宁的睢水,叫做古睢水。
明洪武元年(1368年)在睢宁县城旧址重建县署,土城周长四里,高两丈三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用石砌墙,并开四门。万历十四年(1586年),四角建四楼,东叫崇文楼,南叫朝阳楼,西叫耀武楼,北叫拱辰楼,四门各置吊桥。虽说睢城祈求“睢水安宁”,睢水却并不温驯,历年灾害频频,屡袭睢城,其中有两次最为严重。明隆庆四年(1570年)八九月,黄河大决,南北横溃,大势自睢宁白浪浅(今九镜湖北)至宿迁小河(即古睢水入泗处),正河淤一百八十里,运船千余只不得进,县城毁没,直至万历十三年(1585年)重建。崇祯二年(1622年)秋,黄河在辛安口(一说在姚集石碑)决溢,洪水汹涌,冲没县城城墙,官府、民房被大水吞没,荡然无存,直至崇祯十一年(1638年),再次重建睢宁县城。
生于此时的顺治岁贡生魏梦阳,曾先后于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和清康熙六年(1667年)两次参与编修《睢宁县志》。他有《新筑睢城》诗:“兰陵古邑岿淮西,粉堞重匀霞欲齐。为倚金汤驱市虎,更绸风雨杜城鼷。元公馀泽俗长在,召父新歌名可题。萑苇渐除成沃壤,伫看荒甸遍春犁。”诗里的元公,指晋王祥,被封为睢陵侯,为睢宁百姓多有善举。睢宁人为了纪念他,在睢城南关外建有王祥履墓。魏梦阳当是重建睢城的见证人,他借王祥来歌颂当时的筑城者,用心良苦。清代时期,县城因水屡毁屡建。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再次重修县城,城墙围长七百九十丈,高二丈一尺一寸至二丈三尺不等。城周基宽六尺,顶宽二尺。东门城台方圆二十七丈三尺五寸。南门城台方圆二十六丈一尺二寸强。西门城台方圆二十四丈五寸。北门城台方圆二十六丈弱。城垛共一千八百五十个。
涵洞两个,一个在城东南,一个在城西北。护城河宽一丈,深八尺。民国期间,县城面积1.2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后至1987年,县城范围东起小闫河,西至小睢河,北起北大沟,南至徐沙河,面积12.8平方公里。
睢城水患,历史上泗水为大,睢水次之,历代文人在诗文中多有描述。王明元(生平不详)在《睢城水涨》中写道:“寂寞孤城下,长河汩汩来。蛟龙凭水横,鸿雁入秋哀。白诸沙全灭,青郊云未开。书生徒极目,无力极天灾。”清顺治贡生马斯藏也有一首同题《睢宁水涨》诗:“天地沧桑改,孤城水淼茫。四郊龙喷薄,一足鸟倘佯。波动乾坤转,霾沉日月荒。济川徒有志,无力念穹苍/万重波作恶,百里岸随流。井颖鼍行市,云霞骇蜃楼。浮槎依古木,悬釜傍寒洲。野哭千家是,谁怜蒿目忧。”是说洪水之大,致城内一片汪洋,街道成了鱼鳖横行的水乡,水鸟任意倘佯得倦了,蜷起一只足在水上小憩。城外河水肆溢横流。老百姓只好坐船逃到野外高地架锅烧饭。其实,睢宁无灾侵袭时,还是很有特色的。明元启六年(1620)方尚祖诗说:“睢水合抱处,不笋几层孤。绝撑仙掌,轻波漾葛湖。杯浮桑海异,溆浅雁鸿鸣。汉楚鏖兵处,凄风猎苇蒲。”这是很有古风诗意的。
长时间以来,睢城水患,并没有随着睢水的消失而消失。睢宁真正实现“睢水”安宁,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睢宁人世代兴修水利的努力终于为睢城迎来了长久安宁之日。
(来源:我爱睢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