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 https://wapyyk.39.net/bj/zhuanke/89ac7.html
在江苏省睢宁县,黄河故道在姚集镇境内34公里,这里自然风光得天独厚,鱼水资源丰富。当地通过招商引资,抢抓黄河故道综合开发机遇,以水兴业,产业为生态添绿,生态为产业增值,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近日,睢宁县委书记高建民在黄河故道调研时,要求姚集镇明确发展定位,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特色优势,把生态优势转换成经济优势,围绕产业链条,充分发挥实体企业优势形成全产业链生产。
好水出好菇,“链”起产业生态
“年,我来姚集镇投资1亿元发展菌菇产业,看中的就是姚集镇的水资源好。”江苏鸿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马建雄说,厂区周围环境好、水质量好是种植菌菇的关键,企业落户姚集镇,建有高标准智能化育菇厂房8万平方米,年用水量达3万多吨,年产鹿茸菇2多万吨,年产值在1.2亿元-1.5亿元。同时,公司生产菌菇的原料主要有玉米秸、大豆秸、木屑等,每天需要的生产原料在吨-吨。姚集镇是农业大镇,有12.5万亩耕地,受黄河冲击影响,土壤类型复杂多样,其中适宜种植玉米的有5.6万亩、大豆1.8万亩、果树1.1万亩,每年产生的玉米芯、玉米秸约有吨、大豆秸约吨,每年修剪的果枝约有0吨,秸秆有了“好去处”,实现了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公司每天产生的菌渣有吨-吨,虽然原来也找到外地下游企业能消纳这么多菌渣,但近几年受疫情影响,和下游企业对接时断时续,严重影响我们企业正常生产,感谢姚集镇党委政府及时来帮助我们。”马建雄说,对产生的菌渣和废料,姚集镇招引徐州恒晟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万元用菌渣作燃料制汽为江苏鸿升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清洁能源。“我们公司完全能消纳菌厂产生的菌渣,每小时能生产65吨℃蒸汽。”徐州恒晟新能源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海刚说,而菌厂每小时需要的蒸汽量是30吨-40吨,如果菌厂自己供热,需要生物质燃料10吨左右。“我们两家优势互补。”杨海刚说。
“良好的产业生态是集聚产业、催生创新的土壤,而产业生态好不好主要看产业链的完整性、产业集群的协同性。”姚集镇人大主席、负责产业项目招商工业经济和项目建设工作的高书在年初的工作会议上说,今年,姚集镇实施产业生态创新行动计划,聚焦“全链条”薄弱环节和“卡脖子”关键技术精准发力。围绕热能链,各个工业项目正由链条交织,相互依靠、互补所缺,巩固拓展高质量发展良好势头。
好水好风景,“链”出好“钱”景
黄河故道在流经姚集镇房湾村时拐了一个弯,形成了“草长平湖白鹭飞”的天然湿地景观。房湾湿地占地面积0亩,其中水面面积1亩,东西长3.8公里,水面宽度80-米,是睢宁县依托徐州市黄河故道“七位一体”综合开发工程(水利、交通、农业、文化旅游、扶贫、土地综合整治)。目前已经完成投资4.42亿元,建成房湾湿地核心区、睢宁松鼠咔咔探索乐园、高党小游园、陈井民宿和万亩果园体验区等,年游客量达80万人次,带动就业岗位个,人均增收3.8万元。
说起高党社区农家乐生意,社区党总支书记宋斌喜笑颜开。“很多客人从城里组团过来,就是为了看看我们这好山、好水、好风光。”高党社区将4个汪塘、16个沟渠清淤贯通,引入故黄河水,整治绿化美化,过去村民“望水愁”,如今吃上“生态饭”。
“今年以来,姚集镇已经举办了20多场钓鱼比赛。”姚集镇镇长李申介绍钓鱼比赛给姚集镇带来的变化,“比赛期间,所有参赛选手的衣食住行全部都在姚集镇,这对于发展全域旅游,打造钓鱼古镇、全域旅游镇,非常有意义。”目前,姚集镇已经完成中国睢宁古黄河国际路亚基地建设,该基地是集民宿、餐饮、酒吧、房车营地等为一体的接待平台。同时姚集镇拥有全国唯一的“路亚文化主题公园”,与垂钓相关的产业,如鱼艇、渔具企业也相继入驻该镇工业园区。
“未来五年,姚集镇将继续坚持以生态为基础,打好绿色品牌,构建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清洁能源等‘生态+’模式,使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和核心竞争力。”姚集镇党委书记张艳清说,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资产、生态财富,在促进生态产业发展的同时,也让群众得到更多看得见的实惠。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马志亚通讯员顾士刚文/摄
校对李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