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地名是弘扬爱国主义、传承红色传统、延续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更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直接的表现形式。
日前,徐州市民政局、市史志办公室、市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联合发布徐州市第一批20个红色地名,以红色地名弘扬红色文化。
20个红色地名中,按类别分:村落区片5个、纪念地和建筑物13个、山河湖岛2个;按年代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5个、抗日战争时期4个、解放战争时期9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个、改革开放时期1个。
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吴彬表示,地名是历史的重要载体,红色地名承载党领导人民英勇奋斗的光荣历史和感人事迹,是徐州大地上的红色烙印,是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红色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生动教材。
下一步,市民政局地名管理部门将持续推动地名文化建设,深入挖掘地名文化资源,积极开展历史地名保护,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优秀地名文化。
徐州市首批20个红色地名分别是:
“八号门”事件旧址。在徐州市鼓楼区环城街道境内,位于原徐州西站货场北门附近,是江苏省境内第一个党支部成立旧址,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吴亚鲁革命活动旧址。在徐州市鼓楼区黄楼街道境内,位于金地商都与彭城壹号之间,是徐州地区早期党的活动旧址。
潘塘村。在徐州市云龙区潘塘街道境内,位于潘塘秋水湾,是淮海战役潘塘狙击战发生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成立旧址。在徐州市贾汪区老矿街道境内,位于团结幼儿园院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重要事件发生地。
贾汪起义旧址。在徐州市贾汪区老矿街道境内,位于徐州矿务集团韩桥煤矿夏桥矿区内。在淮海战役的关键时刻,发生在这里的战地起义,为淮海战役第一阶段的胜利建立了首功。
马庄村。在徐州市贾汪区潘安湖街道境内。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中国十佳小康村、中国幸福村等数十项荣誉称号。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在徐州市泉山区奎山街道境内,位于凤凰山东麓。为为纪念淮海战役的伟大胜利,弘扬先烈的伟大精神而建。
北望村——渡江战役总前委旧址所在地。在徐州市铜山区汉王镇境内,位于北望村郝家大院。淮海战役胜利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司令部迁至北望村,并在郝家大院设立指挥部。
李贞乾烈士纪念馆。在丰县师寨镇境内,位于师寨镇李新庄村西南部。是中国共产党筹备建立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武装工作的据点。
沛县烈士陵园。在沛县鹿楼镇境内,位于鸳楼村东。年,为缅怀八路军特务连的革命先烈、弘扬烈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沛县人民政府兴建鸳楼烈士陵园,后改名为沛县烈士陵园。
晓明楼。在沛县沛城街道境内,位于沛中路沛县初级中学院内。是沛县党组织早期开展革命活动的“地下司令部”。
青墩寺。在沛县张寨镇境内,位于李庙村小学院内。清末时期,地方乡绅在此创办私塾,辛亥革命后定为市立第一国民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沛县第一个特别支部的诞生地。
叶场村。在睢宁县魏集镇境内,位于魏集镇西北部。发生在此地的“叶场围困战”是新四军敌后抗战史上的一个成功战例。
睢宁县烈士陵园。在睢宁县邱集镇境内,位于邱集中学东侧。为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二野三纵副司令员刘汉新等在泗州战役中牺牲的位烈士而建。
马陵山。在新沂市马陵山镇境内。是解放战争“宿北大战”指挥所旧址所在地。
小窑头烈士陵园。在新沂市阿湖镇境内,位于林头村。陵园凸显抗战主题,旨在弘扬爱国精神、养育英雄情怀,是苏北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纪念馆。在邳州市碾庄镇境内,位于镇区徐海公路国道南侧。碾庄圩战斗是淮海战役的一次重要战斗,此战消灭了黄百韬兵团,为淮海战役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王杰烈士陵园。在邳州市运河街道境内,位于张楼社区。始建于年,为纪念共产主义战士王杰而建,是国家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国家级3A级红色旅游景区。
土山街北村——中共邳睢县委驻地及淮海战役碾庄圩战斗前沿指挥部旧址。在邳州市土山镇境内,位于镇区的王家大院。年8月至年6月中共邳睢县委驻此。
寺山——淮海战役徐东狙击点发生地。在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境内,位于大庙街道安然村。淮海战役徐东狙击战第一枪在此地打响。
徐报融媒记者吴悠
通讯员李平
编辑七七责编辛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