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省自然资源厅发布
年度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
利用模范市、县(市、区)表扬激励名单
徐州获评
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
丰县、新沂市、邳州市获评
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县(市、区)
睢宁县获评
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进步奖
年是徐州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末期年,规划空间不足问题尤为突出。加快建设淮海经济区中心城市这一目标也对统筹城乡资源、优化空间格局提出了更为迫切的要求。围绕徐州市委、市政府中心任务和重大战略,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大力推动“多规合一”,精心谋划城市未来发展空间,在全省率先启动了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
徐州市局坚持以高水平规划引领城市建设,高质量编制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统筹优化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并明确规划期末宝贵的规划空间优先保证省级以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抢险救灾等社会公益类、民生类项目和各地重大产业项目。同时,将市区地下空间专项规划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统一调度推进,探索建立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管理模式。为了增强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战略性,徐州市局积极举办国土空间规划高层论坛活动,征询专家意见,力争形成具有徐州特色的高质量规划成果。如今,已经基本完成中心城区43个控规单元编制成果,并提前谋划全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第二阶段(~年)工作,促进新旧规划无缝衔接、平稳过渡。在此基础上,徐州市局高质量推进各类专项规划和片区规划,优化淮海经济区中央活力区城市设计,加强历史文化遗存保护,推动空间品质提升,实现了城市规划“一张图”全覆盖。
国家实行建设用地总量控制和减量化管理,倒逼和引导地方更加注重节约集约利用,加大内部挖潜和盘活存量的力度。在这一思路下,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统筹分配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城建重点工程、重大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用地需求。
徐州市局印发了《建设用地审查报批流程(暂行)》,建立了建设用地审查会审制度,设置了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为项目用地提供全过程、保姆式服务,并联合市发改委定期通报重大项目用地情况,有力保障了循环经济产业园、淮海国际陆港等一大批重大项目用地。
徐州市还成立了以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全市存量建设用地盘活利用工作领导小组,启动实施低效用地再开发年度计划,盘活存量建设用地4.5万亩,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0.82万亩。在这些工作顺利推进的同时,徐州市局还积极创新,在开发区试点开展标准地出让,加快工业用地项目开工速度;选定沛县、新沂市作为试点,探索开展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工作。
近年来,丰县高度重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工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紧扣“工业立县、产业强县”发展战略,进一步推进优空间、护资源、促发展,以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精准保障用地需求,促进资源要素集聚
坚持规划先行,科学布局发展用地空间,围绕县委、县政府“2+4+7”产业布局,引导各类产业科学布局,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供给的空间协同。发挥园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载体作用,依据园区的产业集聚度、资源利用率和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明确各园区用地规模、开发边界,明晰产业功能定位,整合定位趋同、行业交叉的园区,适当增加各园区建设用地规模,促进产业串联式、组团式集聚发展。
推行高标准厂房,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政府主导、政策引导”的方式,在高标准厂房规划建设上坚持高起点、大手笔,坚持以高质量服务、多举措扶持多层标准厂房建设,科学规划用地选址,保障用地指标,开放绿色通道审批,补助厂房空闲租金、允许按幢分层转让、给予税收补助、信贷融资、资金扶持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年3月9日,丰县智能终端产业园获评江苏省节地模式先进典型案例。
严控建设用地规模,提升土地利用效率
通过编制年度土地供应计划进行预期总量控制,严格核定项目用地规模,严守供地闸口,落实差别化供地政策,初步实现了“由扩大增量为主向盘活存量为主”、“由对上争取为主向内部挖潜为主”、“由全面保障为主向重点保障为主”的三个转变,以开发区为主阵地,推进土地利用方式创新转变,实现工业用地资源要素合理配置,促进企业提质增效。近年来,共盘活使用存量建设用地和低效用地.6亩,年丰县存量建设用地供应比率为80.09%。
近年来,新沂大力推进节约集约用地,形成了特色鲜明的节约利用体系,促进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抓“空间换地”,鼓励企业对现有土地、厂房进行提升改造。
二抓“腾笼换鸟”,引导企业就地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
三抓“批而未供、供而未动”资源盘活。结合我市处置“僵尸企业”及“半拉子”工程工作,制定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年度实施计划。
四抓正向的政策激励。出台了园区产业用地指导意见,通过提高容积率、给予园区投入改造补助等措施,提高土地效率。
五抓反向的政策倒逼。对淘汰类企业原则上不予安排供地,倒逼企业提升土地利用绩效。
近年来,邳州市高度重视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工作,以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优化国土空间。加快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过渡期实施方案、邳州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9个村庄规划试点、14个农房保障项目村庄规划,完成高铁等7个片区城市设计,推进区域协调发展。
严守耕地红线。做好永久基本农田核实整改和划补、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对零碎资源宜耕则耕,挖潜耕地资源,编制低效用地再开发规划,年计划消化批而未供土地亩。
严格用地管理。完善自然资源分等定级价格评估与监测制度,以阶梯地价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坚决遏制新增乱占耕地行为,推进“互联网+”执法监管力度,争创省市“土地执法模范市”。
为全面提升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睢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成立了节约集约利用综合评价考核工作领导小组,定期调度督促,狠抓短板指标,将节约集约用地要求落实到自然资源管理全过程。
▲睢宁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自年8月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按照部、省、市关于国土空间规划的编制要求,确定了“政府组织、专家领衔、部门合作、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的思路。
▲睢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现场查勘矿山治理
▲矿山生态修复前后。按照“因地制宜、一山一策、分类治理”的原则,大力推进山体公园建设、山体生态修复、山体斑秃绿化、废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等项目,助力生态睢宁的建设。
▲工作人员修剪管护新栽植的苗木▲坚持规划引领、因地制宜,实施“百村万树”工程,以生态林为主体、经济林、景观林为补充,大力推进国土绿化,将“荒地”变“绿地”,将“绿地”变“景观”,有效改善了全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
▲睢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主动配合各镇(街道),逐宗分析原因,制定供地方案,建立工作台账。开展联合调研、会商会办等方式,探索重难点问题解决途径。推进成立全县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工作领导小组,科学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处置任务和完成节点,稳步有序推进存量建设用地盘活。
▲睢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推进“互联网+执法监管”建设,通过“慧眼守土”系统对重点区域进行监测,增强执法监察工作能力。
▲睢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执法队员夜以继日,全面落实违法用地整改查处工作部署,完成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专项整治摸排工作,持续推进遥感图斑核查整改、耕保督察、三年行动等专项行动涉及违法用地整改工作,守住耕地“生命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