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写好节地绿色文章守牢耕地红色底线人

中国江苏网讯(记者张扬通讯员张洪武黄帅)高质量发展需要空间资源,耕地红线需要严格保护,如何化解供需矛盾,高效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是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江苏徐州,当地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通过盘活存量高效利用土地、占补平衡守住耕地红线、智慧化监管实现“双清零”,掀开了依法管地、科学用地的新篇章。今年5月,徐州市获评年度“江苏省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模范市”称号。

盘活低效用地高标准厂房“上天入地”

土地是稀缺资源,不可再生。盘活存量、控制增量是节约土地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方面,徐州各区县频亮新招,“上天入地”找对策。

“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用地指标不能只看增量,要深入挖掘存量土地效益,多举措盘活低效用地,加快处置长期停产、半停产的‘僵尸企业’,建设高标准厂房,把存量发展空间释放出来。”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卜凡敬思路清晰。

为了“向存量要效益”,邳州市以盘活存量、控制增量、优化结构、提高产出为重点,通过出台土地利用奖励政策、提高土地投资强度、建立退出机制等手段,鼓励企业转型升级,对“僵尸企业”、低效厂房和闲置用地进行盘活再利用,深入挖潜存量建设用地空间,倒逼资源配置效率提升,提高用地节约集约水平。邳州市自然资源局局长王光辉介绍,年邳州土地供应总量中89%来自存量用地,截至今年6月,该地已处置企业家,盘活土地亩。

清理“僵尸企业”为发展腾挪了空间,高标准厂房建设和地下空间利用在有限的土地上“上天入地”做足文章。中钰购物广场是邳州目前最大商业综合体,客流量居全市之冠,原规划方案没有地下空间利用。邳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积极引导,引导施工方建设总建筑面积达2.3万平米的地下商业广场,布局高、中、低三类商业模式,不仅为企业节约经营成本,同时有效分解客流压力。

向下要空间,向上扩规模。多年来,丰县坚持“推行多层厂房、限制单层厂房、鼓励高标准厂房”原则,除因特殊生产工艺需要使用单层厂房的项目外,所有工业项目必须建设使用高标准厂房或多层厂房,提升了土地资源承载能力,也为企业发展增添了动力。

丰县智能终端产业园是丰县近年来突出规模集中、要素集聚、用地集约、效益集显导向的典范。徐州联超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去年入驻园区,“最开始我们是打算自建厂房,建设成本和建设周期都会给企业带来比较大的资金压力。租用高标准厂房后的第三个月,企业实现运营投产,也为企业发展赢得了先机。”该企业总监李沙沙介绍。

守护耕地红线土地综合整治“增产增收”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加强对耕地的保护。为了守住这一红线,徐州市耕地保护面积达到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面积万亩。

耕地红线要保,土地经济效益也要提升。睢宁县以黄河故道流域土地综合整治为突破口,持续用好土地综合整治、增减挂钩结余指标流转使用的政策机遇,深挖闲置土地“富矿”,全域统筹、系统推进,全力打造集中居住“睢宁模式”。

睢宁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张健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依托增减挂钩土地整治政策,每个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平均可新增耕地—亩。按照每亩元流转租金计算,可为村集体和农户带来每年万元增收。”

睢宁县着眼于盘活节余指标资源,为农村发展集聚资金。年10月以来,依托部、省增减挂钩节余指标流转交易政策,睢宁县与苏州市、南京市等地开展增减挂钩节余指标交易总额亿元,为加快全县新型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支撑,让曾经“沉睡”的土地资源变成了“真金白银”。

如今,双沟镇官路社区已建至第四期,原本分散居住的村民在集中居住后,进入附近的园区、企业、农业公司务工,形成“土地租金+农业项目分红+务工工资”的致富路径。王集镇通过旧庄体改建,打造具有苏北风情的鲤鱼山庄,一到假期,迎来游人入枳,庄稼人吃上旅游饭。

黄河故道边,绿色风景线。盛夏时节,魏集镇黄墩湖的5万亩连片高标准农田里,水稻郁郁葱葱。通过复垦整理,睢宁将新复垦耕地与周边农田实现集中连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了现代农业集中规模发展。

十多年的时间里,睢宁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项目万亩,实施增减挂钩、工矿废弃地复垦、耕地占补平衡项目总规模16.8万亩,实现新增耕地14.8万亩。

创新监管方式高质量推进“双零行动”

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成效来之不易,徐州以最坚决的态度,捍卫“节地”成果。

自去年9月以来,徐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以存量违法用地“全清零”、新增违法用地“零增长”为主要内容的“双零”行动,全市存量违法用地整改到位率达95%以上,新增违法用地得到全面遏制,整改力度之大、社会影响之大,成效之大,前所未有。

为了打好这场违法用地“阻击战”,徐州调整优化自然资源和规划执法体制,整合市县两级国土、规划、林业执法机构、人员和业务,彻底解决“多头执法”问题,实现“一支队伍”管执法。同时,在全省率先试点“实时监管系统”智能监管平台建设,一线执法人员配齐执法记录仪和实时监管系统移动终端。建立“以市、县、镇、村为网络层级、以村为网格单元”的动态巡查监管模式,上下联动,条块结合,对违法行为“露头”就打。

在新沂,该地探索和构建土地执法监管长效机制,开发“慧眼守土”系统,建立保护耕地、“增违挂钩”等多项制度,形成“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群众报、视频盯”的土地执法监察新机制,确保违法行为能及时发现、及时制止、及时查处。

在丰县,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在全县优化布局了个高清摄像头和25个兼具森林防火预警功能的摄像头,实现全县耕地、基本农田监控全覆盖,为执法工作装上了“千里眼”。

齐抓共管,同向发力,久久为功,让“寸土”成“寸金”。一幅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新画卷正在徐州大地徐徐展开。

本文来源:中国江苏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61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