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逐梦十几载甘坐科研冷板凳

本文转自:南京日报

走近3位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

青春逐梦十几载甘坐科研冷板凳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何洁李花

  通讯员许天颖林雯唐瑭

  近日,第十七届中国青年科技奖颁奖仪式上传来消息,名获奖的青年科学家中,南京有7人。记者走近其中3位高校代表,他们都曾到海外留学,始终心系祖国。回国以后,他们潜心研究,甘坐科研“冷板凳”,用无数个日日夜夜,用坚持和创新,聚焦专业领域最前沿,为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作出巨大贡献。

  吴巨友心系“三农”让水果更好吃

  “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果盘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吴巨友始终认为,农业研究最终是面向应用的,他希望,通过他和团队的努力,果农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大家可以吃到更好的水果。

  吴巨友长期从事梨种质资源创新和成花坐果的机理与产业应用研究,创制了梨自交亲和优异种质,参与选育梨新品种5个。

  出生在农村的80后教授吴巨友,对“三农”有着特别的情感。年南京农业大学园艺专业毕业,年获南京农业大学果树学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后,吴巨友选择出国深造,抱着“出国学习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回来”的信念,吴巨友在英国、美国留学的日子里,争分夺秒地吸收先进知识,锻炼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水平。

  年2月,吴巨友接到了母校向他发出的回国邀请,当时,他的妻子已有7个月身孕。面对所有的不解和质疑,他还是毅然抛下美国一流实验室丰厚的待遇,选择回到国内开展科研工作。

  回国后,吴巨友加盟了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实验室里,数不清的日夜,我带着学生一起做实验,千百次求证,我见过南京凌晨3点的月光,体会过攻克难题的成就感和文章被接收的喜悦感;田间地头,祖国的大江南北,我向果农推广新技术,誓将科研成果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我见过果农朴实的笑容,更收获了一种被需要的幸福感。”吴巨友说。

  多年来,吴巨友带着学生跑遍大江南北,推动科研成果进村入户,通过开展讲座和技术培训,培养了技术骨干、果农和经纪人余人次,助力江苏省睢宁县等地脱贫摘帽。

  “‘顺境出产量,逆境出品质’,这是我经常对学生说过的一句话,植物如此,人亦如此。”吴巨友表示,无论是人生还是科研,道路大都荆棘密布,唯有耐得住寂寞、沉得住心性、守得住初心,方能赏得繁花似锦、硕果累累。

  袁星研究骤旱,提高水文气象预报精准度

  “干旱是比较常见的气象灾害,但是大家对‘骤旱’这一越来越频发的特殊干旱现象却并不了解。”国家重大人才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院长袁星在海外求学期间,如同一块海绵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回国后,他把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实验室,和同事、研究生们待在一起。

  他介绍,一般而言,干旱是一种缓慢发展的气候现象,往往是由降水亏缺引起的,而“骤旱”是在异常高温和降水亏缺的共同作用下发生的,通常会造成局地土壤湿度持续亏损、蒸散发增加,是一种发展迅速、预见期短、强度大、破坏性强的干旱事件。

  针对这一类新型干旱现象——“骤旱”,袁星率先揭示了其形成机理及变化机制,表明未来中国发生骤旱的风险可能将显著增加,到本世纪中叶,部分南方湿润省份骤旱风险将增加40%;骤旱事件的增加主要由人类温室气体排放造成,归因占比77%。

  骤旱在英文中称为“Flashdrought”,即如闪电般的干旱。“我们对它发生的时间范围界定在15至60天之内,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发展迅速。”袁星说,由于突发性强、强度大,骤旱可能会对生态系统、农业生产以及生活用水造成难以估量的危害。

  据了解,对于一般干旱的监测和预报已经有比较成熟的模式,但目前全球还没有一套模式可以准确地预测某次骤旱事件的发生。

  袁星表示,团队现在的短期天气预报和长期气候预测都比较完善,但10至30天的延伸期预报仍旧是世界性的难题,骤旱往往就发生在这个时间内。“因此我们要加大力度发展高分辨率地球系统模式,为应对变化环境下的极端事件提供更可靠的科学工具。”

  辛勤劳动换来的是丰硕的成果,除了在“骤旱”领域的新突破,袁星带领团队研制出了适合复杂下垫面高分辨率模拟的陆面水文模型并应用于国家发改委保障工程建设;开创性地提出了一个新的“基准技巧”用于研究年代际水文可预报性。这些成果为推动水文学和气象学的交叉融合,提升防汛抗旱气象服务精准度、水库安全生产等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柴人杰摸着石头过河,找寻根治耳聋的“密码”

  作为一种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的疾病,耳聋的发病率和致残率很高,全球目前有4.66亿耳聋患者,防治形势严峻。根治耳聋,道阻且长,东南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柴人杰多年来潜心科研,打响耳聋药物研究的“持久战”。

  “上学期间,我看到身边耳聋患者频繁就医不得治、丧失社交能力、甚至陷入抑郁,我就立下志愿,哪怕自己的力量微薄,也要致力于缓解失聪人群的病苦。”柴人杰说。

  本科毕业后,怀揣着治病救人的理想,柴人杰远赴大洋彼岸继续深造,但是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从斯坦福大学医学院博士后毕业时,世界最顶尖的医学院为柴人杰开出了丰厚的条件,要资助他的科学研究,但是条件是必须加入美国籍或者申请“绿卡”。但柴人杰还是回绝了高薪工作的邀约。

  “耳聋主要由内耳毛细胞和听觉神经元的不可逆损失造成。”柴人杰介绍,我国耳聋人数达到万人,目前,临床上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只有助听器和人工耳蜗,但这两种方法都治标不治本。于是他开始了长期神经元和内耳毛细胞的再生和保护研究。

  早先教科书上写着内耳中没有干细胞,毛细胞无法再生,但科学家们一步一步地推翻了教科书中的固有结论,发现了内耳中有干细胞,发现了干细胞可以再生生殖细胞。“这也使得通过毛细胞再生来恢复人类的听觉功能成为可能。”柴人杰说。

  科研之路是漫长艰辛的,在内耳干细胞再生毛细胞的研究上,柴人杰也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经过潜心研究,他终于建立了完整的针对内耳干细胞的基因治疗体系,并通过该基因治疗体系来促进内耳干细胞再生毛细胞。

  目前,该技术申报国家发明专利13项,授权3项,已经获得了得到复旦医院、医院医院科研部门的广泛应用与推广,基于该成果研发出的针对内耳干细胞的基因治疗体系为载体,将6个创新药物推进至不同临床前及临床研究阶段,为患者带去福音。

  南京农业大学吴巨友(右一)。学校供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ls/41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