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没有因无核酸被拒诊

北京治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 https://wapjbk.39.net/yiyuanfengcai/yyjs_bjzkbdfyy/

核酸证明,医院的通行证。在常态救治下,是可取的,毕竟一旦导致院内感染、医疗救治系统崩溃,影响更加深远。

但在急救情况下,核酸证明不应成为先决条件,尤其是对老幼孕病危者,不管从专业还是人道,核酸证明都应该让位于抢救生命。

4月29日晚,医院的一次接诊,因家属的一句“因无核酸被拒诊身亡”在网络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疫情多点爆发,医疗救治、物资供应引发诸多不稳定情绪的当下,不明真相者容易被裹挟,以至于引发群情声讨。

人命大过于天,在视频图片的感官刺激下,医院成为众矢之的。关于“核酸证明”的重要性,变得无足重轻。

只不过,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反转比翻书还快的当下,我一直认为,可以声援弱势一方,但绝对不要轻易站边。尊重事实,让子弹再飞一会儿。

果不其然,今早徐州市及睢宁县联合调查组公布的调查结果,在详实地呈现就诊、接诊、转诊、救治的8个小时中,旗帜鲜明地否定了“因无核酸拒诊”的说辞,还描绘了两副面孔:

经调查,医院于4月29日20时10分接诊患儿石某远(男,1岁5月,其姑奶奶石某叶送诊),其姑奶奶自述患儿误咽异物,家人从其口中抠出半粒带壳南瓜子。接诊医生经询问病史、肺部听诊等检查,初步判断为气管内异物,给予患儿吸氧、持续监测脉氧等急救措施。医院考虑到自身救治能力不够,于当晚21时开具了转院转诊单,告知患儿亲属尽快转诊。因患儿父母不在现场,其姑奶奶未能做主同意转诊。21时45分,患儿父母到院。22时许,接诊医生在与患儿父亲交代病情后处置其他病例,期间,先后于23时55分、30日0时整、1时4分、1时7分、1时19分、1时23分多次向患儿父亲电话询问病情并催促转院。医院医务科于29日22时2医院总值班室联系患儿转院事宜。30日1时8分,患儿母亲拨打。1时22分,睢宁县急救医疗站医院,2时30医院抢救室。当班医生完善检查,开放静脉通道、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处置以及CT、血常规等辅助检查。3时47分,患儿突然出现呼吸暂停,医院立即实施心肺复苏等抢救措施,并组织专家会诊,4时56分,患儿因抢救无效死亡。

一是接诊医生检查、急救,建议转诊,催促转诊,主动询问病情,医院方主动联系转院事宜;

二是家属未能及时主动同意转诊、父母被告知转诊后,三小时后才拨通电话。

家属方为何不及时采纳建议转诊治疗,通报中并未说明,我们不得而知,但救治失败后,将事件核心引向“无核酸拒诊”可谓别有用心。

而从救治方,尤其是接诊医生来看,却实在“太难了”。通报中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接诊医生在6次向家属询问病情催促转院的期间,还在同步处置其他病例。

从人本角度考虑,你很难再对医生有更多能力之外的要求。但通报后半段的处理,依然铁面无私。

调查发现,医院在对患儿石某远的诊疗过程中首诊负责制落实不严格、未及时采取相关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与亲属沟通交流不充分、对患儿病情及可能产生的严重后果告知不到位;在转诊过程中,存在衔接不到位、医院充分告知患儿的详细病情。

如何才是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如何才是充分与家属沟通交流、如何才是转诊过程衔接到位?

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要做到完全遵照制度,不挂一漏万,想来制度的制定者都未必能做到,更何况,实际情况总是比纸上谈兵来得复杂诡谲。

挑错总是容易,家属的情绪总要平复,锅总要有人背。在风口浪尖上,坚决的处理态度有助于摁住舆情,树立正面形象;从严处置有利于激浊扬清,规范管理,杀鸡儆猴;但对于被处理的一方,被暂停执业活动的接诊医生,医院书记院长,又有谁来替他们纾解内心的彷徨与委屈?

自查自纠没有错,从严处罚有点过,更担心矫枉过正。当前面临复杂的疫情防控现状,医疗机构已然长期处于紧绷状态,如何执行准确,成为悬颈屠刀。

过严过宽要么“机械执行防控规定”,要么“执行防疫不认真不彻底”。此番从重惩罚,医院医生为了自保,不犯错,不丢饭碗,会否导向教条式的执行?

医院救治体系更加科学规范专业,医院首诊落实到位,医生与家属充分交流沟通,出现转诊需要衔接到位。但我们更呼吁,在舆情环境下处置,少一些“一刀切”手段,多一些“人本关怀”。

最后,无辜的患儿,人间走一遭不易,愿安息。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386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