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睢宁两在两同最好的解释就是行动

白癜风治疗方法哪种好 http://pf.39.net/bdfyy/zjft/150711/4654498.html

中国江苏网9月14日讯(记者张扬通讯员顾士刚许雪峰)“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对于广大基层干部而言,最好的解释就是行动,既做给群众看,也带着他们一起干!”江苏省睢宁县凌城镇沙庄村党总支书记沙兴磊在该村两委班子会议上说道。

连日来,睢宁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积极落实县委印发的《关于在全县党员干部中开展“两在两同”建新功行动的实施方案》,无论是在机器轰鸣的建设工地,还是在挥汗如雨的乡村田间;无论是走村入户嘘寒问暖,还是学校门口守护平安……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跟着干,坚持“干”字当头,推动“两在两同”行动走向深处、落到实处,充分释放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

凌城镇沙庄村有可耕地面积亩,一麦一稻轮作种植曾是主要的种植模式。睢宁县委书记苏伟指出,睢宁县积极构建“三园”新格局,做强特色现代农业,以“农业大花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年初,沙兴村决定从种植“香菇”入手,由村集体合作社牵头,流转土地70亩,在凌城镇徐州双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建了69个香菇生产大棚的产业园。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由于村民对香菇种植前景心里没底,虽然大部分村民也曾跟随村干部外出考察过,对村规划建设香菇产业园也投赞成票,但当规划变成现实时,又有犹豫,不敢迈出创业之步。沙兴磊和6名村干部决定,带头出资20万元,作为产业启动资金,打消了村民们的顾虑,还不让村民承担风险。

“我们聘请专家进园指导,在选料、种植、采摘等每个环节上都科学规范,香菇不但色香味正,口感还好。”沙兴磊表示,一个大棚的年产值在3.5万元-4万元,纯收益在2万元左右。他高兴地说,“大棚里的活可不少,能够解决本村闲散劳动力多个,许多是50到70岁的村民,根据采摘量每天可得70至90元工资。”在香菇大棚,身患残疾的村民刘一(化名),也可以通过摘菇一天挣到50元钱,乡村振兴在这成为了看得见、摸得着的美好现实。

“客户要的急,人手不足时,村干部、党员们全部上阵帮忙采摘。”沙兴磊笑呵呵地说,我们干活获得的工资,将全部捐给沙庄村的美丽乡村建设。

“从建大棚开始,我都在这里干活,虽然也挣了工资,但看到香菇这么值钱,我和家人商量了下,承包4个香菇大棚。”68岁的翁庆忠信心十足。

“我流转村民0多亩土地,种植水稻、小麦,一年辛苦忙下来,一亩地也只能挣多元,现在看到大棚种植香菇这么挣钱,我也想试试,我同村集体合作社已签了合同,承包5个大棚。”种植大户张超高兴地说。

“我们村年集体收入从原来的29万元增长到万元,年,看这市场行情,还能再增加20万元收入的。”沙兴磊高兴地说。

姚集镇万亩果园喜获丰收,网络直播销售

乡村全面振兴,产业必须先行。睢宁县构建“县镇村户”四级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带动个村集体合作社规模经营土地82.6万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1.8万人。在党建引领下,探索出“支部领导、市场主导、能人引导、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路径,稻虾、果蔬、食用菌等生态有机农业初具规模。

今日之睢宁,积极推动真抓实干之风等“五种风气”融入广大干部群众之血脉,加快建设全面转型、全域美丽、全民富裕的新睢宁。既要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要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让富在睢宁、美在睢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zn/175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