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道德模范”是中央文明委在公民道德建设领域授予个人的最高荣誉,列入正式表彰项目。全国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活动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等六部门联合组织开展,自年起每两年评选表彰一届,分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五个类别。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苏共有51人(组)获得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我省同步开展江苏省道德模范评选,截至目前,共有人(组)获得江苏省道德模范及提名奖。
胡汉生(年10月—年4月),生前系南通市原港闸区天生港镇街道龙潭村村民。14年间,他辛勤守着街边几平方米修车摊,把修理自行车赚来的10多万元血汗钱,全部捐出来做善事。他说,“我摆摊修车就是为了挣钱行善”,被南通老百姓誉为“最美修车老人”。
邵仲义(年4月—年3月),生前系江苏大学退休教职工。年,他曾一次性捐资50万元,设立“爱生助学金”,用于资助江苏大学贫困大学生。去世前,他又立下遗愿,将遗体捐献给镇江市红十字会,用于祖国医学事业,并把近60万元存款捐赠给学校,用于资助贫困大学生。他一生累计资助贫困生费用超过万元,离世时身上仅剩24.1元。
张纪清(年6月—),江阴市祝塘镇景阳村村民。年,他第一次以“炎黄”的名义向祝塘镇敬老院捐赠元,从此默默捐款捐物27载,从未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直至年11月20日,他在向云南鲁甸灾区汇善款时突发脑梗晕倒,他的秘密才被大家发现。在他的带动下,江阴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乐于奉献、助贫帮困的“炎黄”。
王德林(年9月—),中共党员,常州市一加爱心社负责人、一加青年志愿者服务队队长。他7岁时遭遇车祸,从此瘫痪在床。长期受惠于社会的王德林,于年发起常州第一家民间志愿者组织“一加爱心社”。他通过爱心电话,让多名孤老残障人士受到照顾,户重病贫困家庭得到长期帮助。他的个人志愿时间达到8万多个小时,“一加”登记注册志愿者近2万人。
吴锦泉(年12月—),中共党员,南通市崇川区天生港街道五星村村民。年以来,吴锦泉用自己走街串巷磨刀积攒起来的收入,一次次为汶川、玉树等灾区捐款,向身边遇到困难的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栉风沐雨,“磨刀老人”用一摞摞带着汗水的硬币奉献出沉甸甸的爱。
包斌(年11月—),中共党员,盐城师范学院离休教师;陆一军(年6月—),原盐城纺织厂职工子弟学校离休教师。他们是一对从戎从教的革命伉俪。20年教书育人,竭尽所能接济贫困学生。30年离休生活,省吃俭用爱心助学。年,两位耄耋老人倾其所有捐赠万元,资助盐城师范学院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年5月,他们再捐赠20万元。年,又为学生们提供4万元求职补助。
马善民(年6月—),中共党员,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连云港市分公司锦屏支局支局长兼投递员。年参加工作以来,他坚持“一封信、一颗心”的服务精神,踏出了一条10万余公里的“乡村爱心邮路”,准确投递报刊信件余万件。他把群众当亲人,热忱帮助1万余人次,开展助学扶贫等1余次,被镇上群众真诚地称为“小马兄弟”。
夏爱民(年8月—年9月),生前系徐州市睢宁县睢城街道元府社区居民。他是一名在路边摆地摊为生的普通居民,也是一名见义勇为“专业户”。从年到去世,他见义勇为18次,抓获6名歹徒,挽救5名落水群众的生命,保护群众财产余万元。他还热心社会公益,资助孤儿33人,资助下岗工人20人,结对帮扶军属20余户,为军人军属购买人身保险.9万元。
王新(年6月—),中共党员,南通市海门区鑫驰汽修厂总经理。他第一次救人是在上世纪90年代。在一次回家路上,他看到一起三车相撞的交通事故,伤员卡在车里喊救命,他主动上前协助交警,将人一个个抢救出来。20多年来,王新总是奔波在车祸、火灾、落水等各类事故现场,向每一位处于危难之中的伤者伸出援助之手。
张猛(年12月—),中共党员,南京市溧水区城建局质量安全监督科科长。他从小练就一身好水性,多年来,水中救人成为他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从7岁时救起第一个落水者至今46年来,他成功救起23人。他还把各级各类奖金捐给困难群众和贫困学生,被当地群众亲切称为“水中英雄”“身边的活雷锋”。
陈德龙(年8月—),扬中市三茅街道指南村16组渔民。年11月8日清晨5点左右,时年72岁的陈德龙在江中打鱼时发现,坍江险情迫在眉睫。他与巨浪、漩涡搏击40多分钟,死里逃生后,第一时间向上通报险情,奔走呼喊让乡亲们及时撤离,挽救了75户多人的生命。
许鹏(年11月—年2月),生前系苏州蓝天救援队队员。他参加过汶川地震、玉树雪灾等18次重大救援行动,每次救援都主动请缨去最远、最苦的地方。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他“逆行”武汉,参与分发转运各类抗疫物资和装备。年2月21日凌晨4时许,在运送由中华慈善总会委托采购的消杀设备途中,不幸因车祸去世。
杨晓君(年3月—),中共党员,无锡市梁溪区山北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局副局长。虽已离开军营,但他始终牢记军人的使命,在险情面前毫不犹豫,毅然选择见义勇为,在半年内连续挽救3条生命。他还是热心助人的街道青年志愿突击队队长,始终奉献在抗洪抢险、城市精细化管理的一线,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小时。
徐兆学(年8月—),中共党员,盐城市盐都区人武部军事教员、盐都区军地法律维权中心主任。“坚持当个好兵,坚持做个好人。”年12月,他从穿上军装那一刻起,就定下这个庄严承诺。年退役后,他立足本职工作,一直是人武战线的标兵。1年身患白血病后,他坦然面对生死,以“向生命打张借条,让人生不留遗憾”的大无畏精神忘我工作,忠实履行自己的承诺。
徐国英(年8月—),中共党员,扬州市少工委名誉总辅导员。她是新中国第一批少先队员,也是江苏省唯一“终身少先队辅导员”。从事少先队工作66年,徐国英始终一腔热血,满怀诚敬之心,献身青少年德育工作,践行“不为名利所动,不为病痛所苦,不为困难所屈,不为白发所移”的誓言。
郁霞秋(年9月—),中共党员,张家港市金港街道长江村党委书记,长江润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总裁,长江润发健康产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共十九大、二十大代表。21年前,她带着传承的使命感,带着“让农民生活更有尊严”的承诺,回村当起“村官”。年6月,她开创苏州市村企上市先河,紧跟“健康中国”战略,布局“医+药”大健康产业,把长江村建设成为村强民富的“小康样本”。
李爱云(年6月—),中共党员,淮安市淮阴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退休职工。作为新四军刘老庄连指导员李云鹏的妹妹,19岁时她立誓守护82位“烈士哥哥”一辈子,毅然插队落户异乡。她53年信念如磐、无怨无悔,多次放弃特招参军、推荐入学、回乡工作的机会,坚守红色土地。她46年讲述英烈故事,累计开展义务宣讲0余场,覆盖受众16.8万人次。
陆旭东(年6月—),中共党员,常州市公安局金坛分局交警大队西城中队二级警长。自年起,他主动承担起城区最堵路段华罗庚实验学校门口的执勤任务,承诺“用每天的坚守,呵护每个孩子的安全”。14年来,陆旭东坚持每天上下学高峰期为孩子们护学,已累计护学20余万次,护学路程超3万公里,确保“涉学”交通零事故。年6月,以他名字命名的护学岗在全省推广。
王强(年9月—年9月),中共党员,生前系盐城师范学院经济法政学院教授。他把学习、研究和传播马克思主义作为毕生追求,从教20年来,坚持“上好每节课,让每节课都有品位”,积极探究上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效途径,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针对性、感染性和实效性。他与病魔顽强抗争4年,把工作延续到生命最后一刻,诠释了一名青年教师对党的教育事业的坚守。
朱成山(年7月—),中共党员,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原馆长。他肩负崇高使命,23年如一日兢兢业业,通过改建扩容、征集文物、整理史料等加强软硬件建设,抢救性地保存了大量历史记忆,把纪念馆建成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被称为“30万遇难同胞的守灵人”。
汪明如(年7月—年12月),生前系张家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赵庄社区党总支书记。4年,在外经商年薪百万元的汪明如回村工作,带领村民把负债多万元的贫困村发展成为净资产达1.62亿元的文明村。年初被确诊为胃癌晚期,站在生命终点,他以一名党员干部的奉献姿态铸就了“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精神丰碑,被乡亲们称为“身边的焦裕禄”。
胡方斌(年7月—),中共党员,医院心内冠脉病区主任。他与团队积极建立胸痛中心,使心梗患者得到有效救治。年7月4日,胡方斌在进行一台心脏介入急诊手术时,突发心脏大血管撕裂,他强忍剧痛坚持完成了手术。刚下手术台,就被医院抢救,昏迷三天后才苏醒。面对生死抉择,他选择先人后己,展现了大医精诚、医者仁心的高尚品质,被患者称为“当代白求恩”。
叶聪(年11月—),中共党员,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〇二研究所副所长。作为“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潜航员、“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副总设计师、全海深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他被誉为“中国载人深潜第一人”。他的成长历程伴随着我国深海装备技术的飞跃发展,以他为代表的深潜团队,正为锻造大国重器、实现海洋强国梦忘我奉献,在万米深海绽放光芒。年,荣获“改革先锋”称号。
陈德风(年2月—),中共党员,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南京供电分公司电缆运检室五级职员。他扎根电缆施工一线30余年,在阴暗潮湿的地下电缆管道中,磨练技能、潜心钻研、攻坚克难,从一名“零基础”的退伍军人成长为全国技术能手。经他之手敷设的高压电缆总长超0公里,为城市节省土地资源和廊道资源数十亿元。他研发的数十项创新成果在业内得到广泛应用,节约工程成本约万元。
邵帅(年3月—),中央戏剧学院研究生。1岁时父母离异,他与母亲一起生活,12岁时为挽救身患白血病的母亲,毅然捐献骨髓,孝心和勇气感人至深。年,已考入中央戏剧学院的邵帅又挑起照顾宫颈癌晚期母亲和年迈姥姥的重任。年母亲去世后,他带着姥姥上大学,替母尽孝。
谢淑华(年1月—),中共党员,丰县商业职工学校退休职工。为了完成九旬老母亲出游的愿望,她用一辆人力房车拉着母亲,于年4月出发,在两年多时间里走过19个省、3个直辖市,途经多个中等以上的城市,总行程10多公里,一路传递孝行,事迹感动千万人。
余美芳(年1月—),中共党员,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辅导员。自年起,她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无偿赡养两名外姓老人,与他们组建成一个特殊的“五姓之家”。近年来,余美芳将爱从“家里”带到“家外”,将“小爱”延伸为“大爱”,累计为困难家庭孩子捐资捐物6万余元、书籍近本、衣物多件。她成立爱心组织,带着志愿者们走进敬老院陪伴孤老,走进失独家庭给予温暖。
刘宏燕(年12月—),中共党员,海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堑南村村民。她的孝心超越血缘,情浓至深,传递出孝道之义与大爱之美。从6岁起,她就帮父母照顾“捡”来的4个重残弟弟妹妹;12岁时,领回两个走失街头的七旬老人,持续奉养14年。成年后,刘宏燕前后帮助21名孩子重返校园,捐款10余万元。她帮助照料抗战老兵、烈属等22名老人安享晚年,精心照料83名五保老人。50岁时,成为一名光荣的遗体捐献志愿者。
周英仙(年6月—),常州市金坛区春风社区居民。30多年来,她用柔弱的肩膀挑起家庭重担,无怨无悔照顾体弱的公婆、膝下无子女的伯父母和两个孤寡的舅舅等6名长辈。她精心照料守护婆婆、大舅到95岁,伯娘到岁,老人们度过了幸福安详的晚年。周英仙的丈夫晚年因病半身瘫痪,她真情守护,不离不弃,用灿烂笑容和坚韧付出温暖了这个特殊家庭
张景宏(年5月—),中共党员,沛县魏庙镇卫生院退休职工。她相继将丈夫三个哥哥的5个孩子接到家中养育,加上自己的一个孩子和婆婆,张景宏的小家庭“扩编”成9口人的大家庭。她和丈夫含辛茹苦抚养6个孩子直至全部读完大学,精心照料年迈的婆婆15年,用无私大爱诠释了“重情重义重孝道”的最美家风。
沈亚秋(年3月—),中共党员,如东县城中街道办事处综合服务中心主任。在婚后25年里,她悉心照顾4对“父母”:自己的父母、公公婆婆、丈夫的伯父伯母、丈夫已故未婚妻的父母。买米买油、买药看病、长期护理,4对“父母”的日常起居,沈亚秋都挂在心上。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4个家庭和谐幸福的重担,用爱心孝心真心演绎了一场跨越血缘的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