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乐手绘的“中职学生成长之树”闫峰摄
年,武玉剑中专毕业后,通过对口单招考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市政工程专业,今年6月拿到大专毕业证后,他将入职中建八局工作;他的同学平天贺高中毕业后考进这所学校,完成三年大专学习后,今年又考入了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两年之后,平天贺将取得全日制本科学历。
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中学的学生,经过各自的努力,通过教育部门提供的职业教育“晋升”平台,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样的情况在徐州并非个案。
“职业教育并不是以前人们意识当中的淘汰教育或者兜底教育,职业教育是发展教育,同时也是类型教育。”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清说,早在年,徐州市就出台了《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意见》,为徐州市加快培养创新、创业、就业三类人才提供了制度保障,随着今年1月24日国务院“职教20条”的落地,在江苏徐州,“产教融合、中高衔接、灵活开放”的职教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一个既服务于城市产业转型的人才需求、又能为每位学生“谋个好前程”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正在加速形成。
中高衔接打通职业教育“断头路”
当年中考时,武玉剑以10分之差无缘高中,无奈之下选择了就读沛县中等专业学校,入学之后他发现还可以通过考试再进入更高一级的职业大专院校。经过中专三年的勤奋学习,武玉剑考入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如今,他即将拿到的大专文凭是进入中建八局的最低门槛,“如果是中专毕业生,想进入这样的单位根本不可能。”武玉剑还计划再通过“专接本”段的考试,明年这个时候就将拿到本科毕业证。
除了对口单招的学业晋升渠道外,徐州还积极探索实施“3+2”“3+3”“3+4”中职、大专、本科分段培养项目,搭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立交桥”。
“读高中考大学并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职业教育也能实现。”作为徐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处的负责人,李乐对职业教育的理解比大多数人要深刻的多,他认为,打通职业教育的“断头路”,才能给职业学生提供更宽广的成长空间。
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李乐为职业学校学生手绘了一棵“成长之树”:中职学生通过自己心理自助和生涯规划,并在学校课程支持和日常管理中完成三年学业之后,将迎来三个选择,其一是通过“学知识”继续深造,直至完成本科甚至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其二是通过“强素质”实现自身的价值提升,创新创业以达到技能人才甚至是卓越人才的目标;第三个选择则是可以通过“练技能”,辅以实训、实习、大赛等方式,以实现高级工、技师甚至技能大师的目标。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无论哪种成长方式,都有广阔的上升空间,都能为自己谋一个好前程。”李乐说,在徐州,职业学院毕业生成才的大有人在,仅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培养出来的技术人才中,有的已担任徐工集团副总经理,还有数十人成为各分公司的中层领导干部。
中职学生在实习操作闫峰摄
产教融合促进职业教育接地气
与工厂生产车间等比例大小的实习实训场地,完全相同的实习设备和实习工艺流程,一模一样的实习环境和实习内容,让张祥顺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他已经在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数控专业学习了三年,再学习两年,将被安排到徐工集团相关公司的加工中心顶岗工作。培养“到企业就能用,一用就能成功”的技能型、复合型、接地气高技能人才,是徐州工程机械技师学院人才培养的基本准则。据了解,这是徐工集团年投资设立专职培养工程机械行业人才的中职学校,迄今已经培养了1.2万余名技术工人。
徐州是江苏省的老工业基地,经过数十年的发展,资源濒临枯竭,产业面临着新的调整。产业转型和动能转换,带来了职业教育的专业调整、学校调整甚至是类型调整。调整的目的是为了培养更适合地方需求的人才,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职业院校就开设什么样的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徐州职业教育的产教融合发展之路走在了全省的前列。
睢宁县沙集镇的电商产业越做越大,所需的电商人才缺口不小,睢宁中专承担了全县的万人电子商务培训任务,四年间培训学员逾2万人次,其中余人开了网店,该校电子商务班毕业生程怀宝,成功创立了个人家具品牌和营销公司,年度销售额过亿元;徐州经贸学校与京东共同合作的实训基地,把企业的工作场景搬到学校课堂上,周一至周五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正常上课,周六周日他们便真实接受企业岗位工作。
邳州中专与当地的循环经济龙头企业新春兴公司合作办起了“新春兴班”。学校与当地知名且有需求的企业合作办学,并以企业的名称为专业冠名,这样的“冠名班”在该校已经开设了六个,还有几家企业已经基本达成了合作意向,到今年年底将至少增加至11个。
聚焦现代工业发展新体系、战略新兴产业发展方向,实施专业调整,徐州市职业院校专业总数从个调整到个。徐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升服务产业发展能力的意见》,设立1亿元产教融合专项资金,对构建适应产业升级需求、产教深度融合、灵活开放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年,徐州市又认定了15个面向徐州新兴战略产业的特需专业、20个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打造了5个校企共建、产教深度融合的实训平台,营造出了接地气的职业教育氛围。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闫峰摄
普职融通为职业教育提供原动力
徐州市教育局副局长李清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三年前,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向他求援,辖区内的企业有个岗位急需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补缺,但他把当年的所有毕业生都“扒拉”了一遍后,依然无法满足需求。
因为各种原因所致,徐州市高中阶段的生源人数曾经历过一个低谷期。年的时候,全市生源人数在13万人左右,从年开始以每年1-2万人的速度急剧萎缩,到了年降到谷底,全市生源仅有7万人左右,数量较年缩减了近一半。从实际情况上来看,受生源萎缩影响最大的就是职业教育。“那个时候也是招生最困难的时候。”徐州技师学院院长唐自强证实了这一点。
作为年创立并由四所学校合并而来的职业院校,徐州技师学院目前设有12个二级院部50余个专业,“年至年前后的招生确实经历过很大的困难,很多专业招生计划无法得到满足。”唐自强告诉记者,在校生最多的时候是年前后,有1.4万人,最少的时候维持在人左右。
如何保持职业院校的生源以保障学校的良性发展,唐自强认为,除了学校自身过硬的教育教学质量外,还要改变家长和学生“职业教育低人一等”的观念,营造一个良好的职业教育大环境。
在徐州技师学院电气工程学院“科技未来城”教室里,来自徐州三十一中七年级六班的学生王博翔,正在老师的指导下和两名同学一起学习组装无人机,反复失败了多次后,他们组装的四翼无人机原型机终于试飞成功,“以前操作过无人机,但对于无人机的飞行原理并不太了解,在这里老师教会了我怎么组装,怎么保持平衡等知识,这是我在学校里学不到。”王博翔说。
“科技未来城”项目,是徐州市为实现普职融通而打造的多个中小学生职业体验中心之一,旨在推动普职互动,探索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横向互通,实现两类教育在教学资源、教学模式、师资建设、课改成果等方面的借鉴与融合,从而开辟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学生交流通道,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意愿,为普通教育的学生提供职业体验场所,搭建成长平台。像这样的平台,还有在徐州中专设立的“守护者训练营”、在徐州模特艺术学校设立的“智慧旅游+”、在徐州经贸高职校设立的“青春电商谷”等。
唐自强表示,用体验中心的方式把中小学的学生引入到动手动脑的体验中来,对于学生确定自己下一步学习方向,未来的职业选择和规划都具有很现实的参考意义,“说得更直白一些,就是能为职业院校涵养未来生源,为职业教育储备动能,这也是普职融通希望能起到的作用。”
在普职融通体系建设上,徐州市已初步建成了一支由35人组成的职业生涯规划教师队伍、一个包括门课程的普职融通课程库;规划建设了投资万元的市级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四个,选取了一县8校开展职业体验课程试点,扩大普职融通社会影响力。
作为江苏的职教大市,徐州全市现有中等职业学校21所、技工院校3所、师范类职业学校2所、高等职业院校6所,在校生近15万人。年,徐州高职院校实现提前招生录取人,在徐高职校招生增幅居全省第一;中职院校招生人,比年度多招了人。
采访结束时,李乐向记者透露了一条信息:今年9月份,他们将在一部分学校开展试点,把职业院校的一部分专业拿出来,与普通高中放在一起同批次招生,采取平行志愿填报,“这样做好处在于,既给了学生以充分选择的机会,也为职业教育提供政策支持,为职业院校做类型教育提供空间和窗口。”他表示。(闫峰)